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水制氢新闻

北京化工大学在海水电解制氢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由可再生能源电力驱动的海水电解制氢是生产绿氢的重要方式,但可再生能源间歇性、波动性特点导致装置无法连续工作,而在装置停机期间还易发生阴极过度氧化和腐蚀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北京化工大学孙晓明教授团队设计出一种动态演变的抗波动催化剂,可在装置停机期间防范阴极氧化和腐蚀,并成功应用于兆瓦级海水电解制氢设备,为实现可再生电力驱动的电解海水制氢技术工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持。该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3月6日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 2025-03-25

“三桶油”+各大央企大力推动海水制氢布局

从目前国内海水制氢布局来看,市场参与者主要以央企为主,其中“三桶油”、中广核、东方电气、国家能源集团等是主要推动者。2025年1月9日,据中海油招采平台消息,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启动“清洁能源公司南方片区新能源新建工程辅助设计技术支持服务”采购。招标范围根据甲方需求,主要服务内容包含但不限于:新能源相关新建的海上风电、升压站、海水制氢 、压差、余热等工程及其他新建工程项目的工艺、安全、总体、配管、机械、暖通、电气、仪表、通讯专业的基本设计、详细设计等相关辅助设计技术支持服务。 2025-03-20

10000小时稳定!海水制氢底层材料获突破

2025年3月5日, 北京化工大学孙晓明教授、周道金研究员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发表题为《10000小时稳定的间歇性碱性海水电解》 的突破性研究,成功破解海水电解制氢领域困扰国际学界十余年的技术瓶颈,为绿氢大规模商业化扫清障碍。 2025-03-20

氢致能源:海水制氢电解槽开始组装

新春复始,万象更新。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中,新落地的氢致能源(江苏)有限公司焕然一新,车间内自动化产线安装到位。人员复工、设备启动、机械轰鸣,一台台海水制氢电解槽开始组装。从去年4月签约,到今年开春一期基地投产,氢致能源起跑就是冲刺,冲出开春“第一棒”。 2025-02-18

谢和平院士调研揭阳海上风电项目

海洋能源网获悉,1月6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带领调研团队前往国家电投广东公司揭阳海上风电项目进行实地考察。揭阳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刘鹏,东福研究院执行董事、总经理刘泰生,东方电气华南分公司筹备组组长毛世勇,以及惠来县县长肖辉生陪同调研。调研组先后参观了揭阳慈航海风场陆上集控中心和揭阳前詹通用码头,并与前詹风电、前詹港电的主要负责人就海水制氢技术的科研进展以及运维智能化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谢和平院士... 2025-01-08

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科研项目在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建成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科研项目在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建成。该项目采用海水直接制氢与绿电制绿氢结合的模式,每小时可生产绿氢20立方米 ,既为沿海地区消纳可再生绿电生产绿氢探索了新方案,也为资源化利用高含盐工业废水提供了新路径。 2024-12-25

中广核可再生能源孤网海水直接制氢系统海上试验正式启动

海洋能源网获悉,12月23日,中广核可再生能源孤网海水直接制氢系统(以下简称中广核制氢系统)海上试验样机在中广核汕尾海上综合实验平台(以下简称汕尾实验平台)完成安装,正式启动海上试验,标志着汕尾实验平台科研功能正式启用。该系统由中广核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联合研发,以汕尾实验平台配套建设的风电、光伏发电作为电源进行海水制氢。 2024-12-24

中国海油直接电解海水制氢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12月20日,记者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获悉,截至当日,全球首台套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装置 在该公司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示范中试基地已实现连续稳定运行。这标志着中国海油直接电解海水制氢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 2024-12-20

谢和平院士海水制氢研究成果再登《自然》子刊

海洋能源网获悉,10月15日,谢和平院士团队以深圳大学和四川大学共建的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安全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在《自然·通讯》上发表题为氧化还原介导的解耦式海水直接电解制氢 的研究成果。这是谢和平院士继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研究成果在《自然》发表后,就该领域研究在《自然》子刊发表的第二篇研究成果。解耦式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策略。深圳大学供图该研究是谢和平院士团队围绕海水中的氯离子引发副反应和电极腐蚀现象,提出... 2024-10-17

青岛“海创计划2.0”行动启动!其中重点发展海水淡化与海洋能

近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深入实施“海创计划”加快打造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行动方案(2024—2026年)》,标志着“海创计划2.0”行动启动。《行动方案》提出重点发展领域:海水淡化 发展低能耗(超)大型海水淡化集成技术和成套装备、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做优做强海水淡化工艺设计、装备集成制造、工程设计建设、海水综合利用等产业体系。海洋能 突破风-浪-光多能互补等高效获能技术,研发海水制氢、制氨、制甲醇等高效储能技术,发展海上风能、波浪能、潮汐能装备,推进海洋多能融合发展。海洋新材料 开展复层矿脂包覆防腐 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