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中国海油直接电解海水制氢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2024-12-20 16:24     来源:石油圈      海水制氢

海洋能源网获悉,12月20日,记者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获悉,截至当日,全球首台套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装置 在该公司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示范中试基地已实现连续稳定运行。这标志着中国海油直接电解海水制氢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

据介绍,该装置采用适应海上可再生能源特点以及海水环境的技术打造,额定产氢量为200标准立方米每小时,可用于大规模产氢,制取氢气纯度可达99.999%,能够满足燃料电池、电子工业等应用场景对高纯度氢气的需求。装置将电流处理、电解海水、氢气分离及纯化等核心设备全部集成到5个集装箱中,具有结构紧凑、方便移动、制氢纯度高等特点,符合海上生产作业平台等应用场景。经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组织专家鉴定,该装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装置基于抗波动柔性控制技术与启停机工艺,建立了符合海上可再生能源特点的耦合模型,能够适应海上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间歇性强、波动性大的特性。它可利用海上可再生能源所产生的电力来电解海水,能够持续稳定高效地制备高纯度氢气产品。

相比于传统的淡水制氢,海水制氢具有资源丰富的突出优势。 但是,海水成分复杂,直接电解易产生催化电极寿命短、电解副反应激烈等问题。该装置通过技术攻关,大幅降低了对原料水质的要求,让海水无须经过淡化处理即可进入电解系统,实现了电解海水制氢的低成本化和稳定长期运行,为我国海上可再生能源利用提供了新路径。

“为应对未来海上风电大规模发展后可能产生的消纳及运输问题,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依托自身产业优势,大力推动战略性、原创性科技攻关,联合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共同研发制造了该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装置。未来,直接电解海水制氢技术将与海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相结合,实现深远海可再生电力的就地消纳,大幅降低电力传输和制氢成本,形成以绿氢为核心的海上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新模式。”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风电首席工程师李志川说。

推荐阅读

CIHC2025国际氢能大会分论坛——海洋氢能开发技术与应用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

海洋氢能是指利用海洋资源(如海水、海上可再生能源等)生产、储存或利用氢能的技术路线与产业体系。近年来,海洋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新前沿,正成为全球低碳转型战略的重要支柱。 2025-04-28

国内首次海上风电制储氢系统连续长时海试在三亚崖州湾近海试验场顺利开展!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团队牵头研制的海上风电制储氢系统实海试验在三亚崖州湾近海试验场顺利开展。本次海试是国内首次针对自主研制的海上风电制储氢系统开展长达720小时的连续、长时实海测试。海试期间,试验船舶遭遇罕见大风浪天气,海面波高超过4级,风力超过6级,船舶倾斜角度超过10度。截至目前,制储氢系统已在海上安全、连续运行超过240小时,系统设备工作正常。 2025-04-21

我国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简析

我国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是当前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突破,标志着我国在海洋清洁能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方面迈出关键一步。1. 项目概况.位置与规模:项目位于山东烟台东侧5公里海域,主体为半潜式海上制氢平台,高度超过50米(相当于17层楼),重量达2万多吨,面积约7个篮球场大小。 2025-03-31

我国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建设完工!

3月27日,我国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在山东烟台建设完工,正式进入调试阶段,为项目投运及海上制氢全流程实证检验奠定基础。总台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对其进行深入报道,下面请跟随记者脚步一起了解!该项目由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和国能氢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是国内首个海洋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实证示范项目。 2025-03-28

北京化工大学在海水电解制氢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由可再生能源电力驱动的海水电解制氢是生产绿氢的重要方式,但可再生能源间歇性、波动性特点导致装置无法连续工作,而在装置停机期间还易发生阴极过度氧化和腐蚀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北京化工大学孙晓明教授团队设计出一种动态演变的抗波动催化剂,可在装置停机期间防范阴极氧化和腐蚀,并成功应用于兆瓦级海水电解制氢设备,为实现可再生电力驱动的电解海水制氢技术工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持。该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3月6日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 2025-03-25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