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新闻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在江苏大丰海域,随着对讲机中传来已到标高,停锤!的指令,中电建双海壹号成功完成了该海域最后一根单桩基础的施工任务,这标志着中电建海上风电工程有限公司自有重型海工装备中电建双海壹号首战告捷。中电建海上风电工程有限公司在江苏大丰海域承担了26台风机基础沉桩施工任务。这些单桩基础的桩径在7米到9米之间,最大桩长达到97米,最大桩重为1713吨。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运用了北斗高精度定位+智能稳桩系统等先进技术手...
							
								2025-09-17							
						 
					 
										
												
												
							
							截至目前,“中电建双海壹号”在江苏大丰海域历经三个月攻坚克难,成功完成全部18根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施工及2根复打作业,标志着项目单桩施工取得阶段性胜利。项目海域海底浅滩密布,潮汐变化迅猛,为现场施工带来严峻挑战。尤其单桩位置极易受复杂海况影响产生偏差。面对难题,项目团队锐意创新,成功应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智能稳桩系统”双重保障技术:施工中,液压冲击锤每击打5至8米即暂停作业,精准测量桩身姿态,并通过液压顶推系统实时动态调整垂直度;同时采用“五星锚阵”布局,五口大锚呈星形强力布设,在湍急海流中牢牢锁定万吨
							
								2025-08-15							
						 
					 
										
												
												
							
							南海东部海域,风云变幻,台风频繁肆虐。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正面袭击该海域海上设施,中心风力高达12级,给海上作业带来巨大挑战。然而,在这场与台风的较量中,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流花作业公司凭借创新之举,成功守护了深水油田的安全生产,而北斗轻量化生产数据回传及管理系统的应用,无疑是其中的关键力量。在韦帕台风过境期间,流花油田的台风模式运行时率达到100%,挽回原油产量损失2.75万吨。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流花作业公司对北斗技术的深度挖掘...
							
								2025-07-24							
						 
					 
										
												
												
							
							全国政协委员,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日前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2025年,中交集团将发挥产业链优势,为战新产业发展搭好平台,紧盯北斗技术应用、海上风电等,在这些领域加快培育一批战新产业,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第二增长极。
							
								2025-03-12							
						 
					 
										
												
												
							
							作为智慧“天眼”,近年来北斗系统不断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从探索宇宙的导航技术,蜕变成能源安全的数据底座。从单一应用到赋能全产业链,北斗系统的应用边界不断拓展,为油气等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带来机遇。12月23日,记者走进我国大型北斗系统基地——中国石油北斗运营服务中心,只见运维指挥大厅工作人员点开中国石油北斗导航能源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平台人员安全管控系统,庆阳石化近百名生产人员的实时位置、作业状态及厂区设施,以三维立体画面的形式,清晰地展现在屏幕上。
							
								2024-12-27							
						 
					 
										
												
												
							
							12月11日,“北斗”卫星通讯系统在“海洋石油119”FPSO成功上线。这是我国深水油田首次应用 “北斗”卫星通讯系统, 为打造自主可控的现代海洋油气装备体系,促进海上油气田数智化转型贡献了新思路、新方案。
							
								2024-12-16							
						 
					 
										
												
												
							
							海上风电场建设之前,相关海域海洋基础资料对风电场规划、设计、施工及运维至关重要,需要对拟铺设的海底电缆进行扫海测量。航海保障部门拥有与风电场建设相关的基础资料,如沿海港口航道图、水下地形、港口、助航标志、锚地、航行障碍物等资料,拥有专业测量船、专业技术人员、北斗CORS参考站、长短期水位站等,具备勘察扫海的综合能力。
							
								2024-10-30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福州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发布。重点提出, 构筑空天地海一体传输网络。 发挥福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数据交换口岸作用,扩容“海峡光缆1号”出入口通道,增强辐射海峡和“海丝”沿线国家与地区的通信枢纽能级,推进海峡两岸出入口局升级为区域性出入口局,通达方向进一步扩大至东亚、东南亚地区。进一步挖掘“天通一号”卫星系统潜能,推动在个人通信、农林牧渔、应急抢险等应用场景中的应用。立足北斗卫星导航,聚焦海洋生态、港口建设、商业航天、水下无人系统、海洋新能源等
							
								2024-01-29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温州航标处在华能苍南海上风电场完成东海海区首套首套北斗水上智能感知预警系统现场安装调试工作。该系统能有效保障海上风电场运行安全和海域船舶通航安全,对助力绿色能源发展,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24-01-29							
						 
					 
										
												
												
							
							1月17日,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温州航标处在华能苍南海上风电场,完成全球首套北斗水上智能感知综合预警系统现场安装调试工作,经现场效能测定,能有效保障海上风电场运行安全和海域船舶通航安全。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