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提出, 构筑空天地海一体传输网络。 发挥福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数据交换口岸作用,扩容“海峡光缆1号”出入口通道,增强辐射海峡和“海丝”沿线国家与地区的通信枢纽能级,推进海峡两岸出入口局升级为区域性出入口局,通达方向进一步扩大至东亚、东南亚地区。进一步挖掘“天通一号”卫星系统潜能,推动在个人通信、农林牧渔、应急抢险等应用场景中的应用。立足北斗卫星导航,聚焦海洋生态、港口建设、商业航天、水下无人系统、海洋新能源等领域 ,打造福州海丝高质量卫星星座及海联网应用中心,以“海丝”重点核心区和卫星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赋能福州数字经济发展。
同时提出 实施特色经济数字化赋能行动 海洋经济数字化提升工程 发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优势,配合推进省海洋信息通信“一网一中心”建设行动。实施“宽带入海”工程和“光纤上岛”工程,建设海洋信息传输高速公路。完善海上通信设施和海洋观测站,构建海上卫星通信网络,推广船载卫星通信工程,形成海洋信息感知和传输网络系统。 结合世界航海装备大会,推动无人船只、水下机器人等智能设备赋能深远海养殖、远洋捕捞,建设智慧型海洋牧场 。结合“5G+北斗双模定位”“5G+海漂垃圾综合调度系统”,提升海域综合治理效率。聚焦江阴港、松下港等港口打造“5G+智慧港口”,跃升丝路海港城智慧化能力。 到2025年,“海上福州”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突破,涉海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全省首位,建成特色鲜明的现代海洋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