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新闻
海洋能源网获悉,12月6日,中国海油有限天津分公司组织开展2024年度的井控综合应急演练。此次演练旨在响应集团公司提升井控防喷管控能力的要求,同时加强一线员工的应急反应和团队协作能力。参与演练的有有限天津分公司的相关部门、各作业公司,以及中海油服、海油发展等单位的代表。作为有限天津分公司的一项标志性井控活动,井控综合应急演练已经连续举办五年。演练的形式从最初的脚本演练,发展到无脚本演练;从桌面推演,升级到实战演练;从单...
2024-12-12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海油服CMUR可控轨迹短半径多分支井技术在渤海油田完成首秀,产油量较原井提产50%。本次作业一趟钻创造了356米的国内海上油田短半径分支井最长进尺纪录和海上首次6寸井眼高造斜率一趟钻完钻纪录。标志着中海油服CMUR技术在不同海域、不同地质条件下应用再获重要突破
2024-12-10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由中海油研究总院主持编制的《百千瓦级海上平台利用生产水温差发电系统工艺包》获得中国船级社(CCS)的原则性批准(Approval in Principle,AIP)证书。该工艺包的开发明确了关键工艺流程,确定了系统与设备的关键参数,为新能源技术与传统油气生产相结合提供了技术基础与关键路径。中国船级社依照《海上固定平台安全规则》等规范进行了独立公正的审查,认为送审文件符合规范的适用要求,概念合理且设计原则可行,决定授予原则性批准证书。
2024-12-06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海油服自主研制的1.25级和2.0级深水钻井隔水管在珠江口盆地首次完成实井海试,并通过射线探伤等深度检验。这也是国内首次进行国产自研隔水管实井应用,标志着我国已具备深水钻井隔水管自主设计制造能力。深水钻井隔水管是深水油气钻井作业过程中连接水下防喷器和浮式平台的关键核心设备,作为钻井平台和海底井口间的连接通道,具有隔绝海水,导入钻具和套管,实现泥浆、液压油等带压流体的循环传输,以及完成深水防喷器的起...
2024-11-27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海油服自研自造的璇玑系统——指向式旋转导向(Welleader-Pivot),在渤海某重点井成功完成应用,这是其自9月中旬首秀成功以来连续100%成功完成的第三口井,仪器稳定性与可靠性得到充分验证,标志着中海油服成为全球第三家同时掌握推靠式和指向式旋转导向钻井技术的公司。近年来,随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不断向超深水深层挺进,地质结构更加复杂多变,海上定向钻井的轨迹控制要求愈发精细、防碰绕障形势愈发严峻。目前在全球应用...
2024-11-26
海洋能源网获悉,11月22日,沪东中华造船为中海油二期 LNG 项目建造的 17.4 万方 LNG 运输船首船H1886A,在西部厂区一号船坞顺利入坞。中海油气电、中海油能源发展、NYK、招商气运相关代表,船东驻厂监造组、DNV船级社和中国船级社驻厂组相关代表,公司LNG副总建造师张少鹰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入坞仪式。中海油二期 LNG 项目一共6艘17.4万方LNG船,沪东中华造船项目组在一期项目船建造基础上不断总结优化建造经验,落实精益管理措施。在项目组指导下...
2024-11-25
海洋能源网获悉,美国油气生产商赫斯公司(Hess)的首席执行官John Hess于本周三表示,圭亚那第四艘FPSO预计将于明年第一季度启程前往这个南美国家。该公司与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和中海油(CNOOC)一起负责这个南美国家的所有石油和天然气生产,预计到2026年,该设施将通过其第四个项目—Yellowtail项目为该集团的产能增加25万桶/日。ONE Guyana FPSO项目共23个上部模块,总重约40,000吨。青岛武船麦克德莫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其中的10个模...
2024-11-22
“巴西超过94%的石油和84%的天然气储量位于海上深水盐下油气田,具有较大勘探开发潜力,该国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有望成为石油输出国组织外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对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姚军教授在中海油主办的“中国-巴西海洋科技创新论坛”上介绍碳酸盐岩油藏数值模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与巴西高校合作情况。
2024-11-22
海洋能源网获悉,11月15日,中海油服自研钻修机智能钢丝绳在线检测系统,经过超1000小时的现场试验,成功完成首秀。该系统累计检测钢丝绳长度超3000千米,实现海洋石油平台钻修机钢丝绳在线探伤,为保障安全生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钢丝绳是钻修机提升系统的生命线,当前钢丝绳检查的方法主要为人工外观检查,检查方式不系统、不完善、准确率不高。中海油服一体化和新能源事业部研发团队以保障作业安全为导向,融合电磁检测技术、嵌入式开发、物联网...
2024-11-22
海洋能源网获悉,11月13日,由中海油研究总院牵头,联合重庆科技大学等多家单位自主研制的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动力学与地层风险评价一体化实验平台 (以下简称:实验平台)在重庆科技大学正式启动安装,标志着我国面向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动力学与地层风险评价的研究工作从理论探索进入实验验证的新阶段。
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