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油气
海洋能源网获悉,2025年5月5日至8日,美国国际石油天然气展览会(OTC)在世界能源之都——休斯顿NRG Park展览中心盛大举行。作为中国索具行业的领军企业,巨力索具(股票代码:002342)携多款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亮相展会,向全球客户展示了其在海洋工程、油气勘探及新能源领域的尖端技术与服务能力,吸引了众多国际客户与行业专家的高度关注。在展会期间,巨力索具精准触达目标客户群体,聚焦深海勘探、页岩油气开发及绿色能源转型等关键议题,与行业头部...
05-09
头条
海洋能源网获悉,3月14日,湘钢7Ni钢装车发运,将用于建造78900立方米船载LNG(液化天然气)储罐。这是湘钢7Ni钢全球首次应用于大型船载LNG储罐。建造LNG储罐主要是使用9Ni钢,所需合金多,生产成本高。湘钢在近年来成功开发出7Ni钢,成为全球少数能批量生产该钢种的企业。
2024-03-21
LNG船海洋新材料
立管内部一般有高压的油或气流、温度可达100℃以上。流休成分主要包括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水、氧气、硫化物、碳酸氧盐等。管道内部会承受化学侵蚀、内部冲刷侵蚀及硫化物引起的侵蚀。在高压、高流速条件下,油气储运过程中经常遇到流体介质的固休颗粒对金属管道壁造成严重冲刷腐蚀现象;当系统含有腐蚀性介质如CO₂时,冲蚀会更加严重。另外,深水油气混输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混输过程中的段寒流等流动状态也会产生冲刷腐蚀,混输管道的冲刷腐蚀将会成为影响混输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立管内部处于含硫化氢的介质环境中,可以发生
2024-03-20
海上油气海洋油气管线海洋防腐
立管的载荷条件包括风、浪、流、冰、地震载荷、海啸、海底土体作用、上部平台运动效应、静水压力、海洋附着生物等。其中波浪和海流载荷是最重要的海洋载荷。
2024-03-20
海洋油气管线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海油研究总院申报的“一种海洋平台泄漏可燃气云团体积预测方法及系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该发明专利能够较快速地预测可燃气云团体积,并结合风频数据,获取可燃气云团体积分布频率,为海洋油气平台火灾/爆炸定量风险评价提供基础输入,保证后续开发作业安全高效展开。
2024-03-20
海上油气平台海上油气
海洋能源网获悉,3月19日,中海油研究总院研发的“一种海上平台火炬气回收系统及方法”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获国家发明专利。海上平台火炬系统作为工艺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用于燃烧处理平台无法处理的富余或难以利用的伴生气/天然气。随着海洋油气开采力度加大,对油气开采集输过程“碳减排”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针对传统工艺无法将火炬燃烧气再利用的问题,研究总院自主研发了一种新型火炬气回收系统,通过在原火炬系统气相出口增设安全阀组、回收支路、回收增压装置,可实现常规火炬气的充分回收利用,做到了海上平台常规“零燃排”
2024-03-20
中国海油海上油气
海洋能源网获悉,3月19日,由中海油研究总院牵头申报的两项CCS国家标准《海上CO2咸水层场地封存量评价》《海上CO2咸水层封存场地适宜性评价方法》项目正式通过立项。中国海油作为海上CCS的先行者和主力军,充分发挥海上地质研究和工程优势,先后对我国渤海湾、东海陆架、珠江口、北部湾等多个近海盆地开展二氧化碳封存条件与封存潜力摸排,形成了适合我国海上地质条件的“封八条”CO2封存选址评价方法及关键指标体系,建成了我国首个海上CO2地质封存示范工程——恩平15-1CO2咸水层封存项目,并开展我国首个千万吨级海
2024-03-20
中国海油 碳捕捉封存
海洋能源网获悉,“深海一号”二期综合处理平台完成海上安装后,目前正加紧进行设备调试前的准备工作,推进东西模块的结构连接、主力柱焊接、管线安装及电缆铺设等作业。
2024-03-20
海上油气平台海上油气
海洋能源网获悉,3月19日19时,随着最新一口调整井在惠州26-1油田完工,南海东部油田调整井项目今年已完成钻井26口、完井25口、 投产24口。同比去年提高150%, 再创历年同期新高,展现了新一年增产挖潜新气象。陆丰14-4油田文昌组取心达89.08米, 有望进一步释放深层上产潜力。西江24-2新区高产井高峰最高日产油近千方。 番禺4-2油田调整井实现增储上产“双超百” ……
2024-03-20
海上油气田海上油气
海洋能源网获悉,3月18日,洲际油气技术(海南)有限公司成立。法人:戴小平。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ST洲际(600759)全资持股。
2024-03-20
海上油气油气钻采
海洋能源网获悉,3月17日,中国海油乌石23-5A平台 圆满完成海上安装作业, 共用时2天。自2月28日起,乌石17-2/23-5油田群联合开发工程项目3座海上平台乌石16-1W平台、乌石17-2平台和乌石23-5A平台陆续安装。3座平台至此全部安装完成,结束了雷州半岛沿岸海域没有海上油气生产平台的历史。
2024-03-20
中国海油油田群海上油气
海洋能源网获悉,日前,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重工子公司江增重工自主研制的海上平台高温有机工质膨胀机,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顺利完成出厂交付。该装置是某项目余热回收利用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系统的核心装备,是该集团首次运用,项目突破海洋钻井平台主电站烟气余热无法连续有效回收利用的局限,实现余热资源的高效、连续、充分利用,进一步降低平台碳排放水平,助力国家“双碳”战略。该装置的顺利出厂交付,将加快推动海洋钻井平台设备国产化进程,为公司拓展了新的应用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4-03-20
海上钻井平台
海洋能源网获悉,今年以来,胜利油田持续加快海上油田产能建设和老区治理,截至目前,油水井完井29口、新钻井6口,15个钻井作业施工有序推进,为实现首季开门红奠定坚实基础。胜利作业新三平台对油井进行分层采油作业胜利油田发现62年来,坚定不移地履行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有力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石油石化工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进步。...
2024-03-20
海上油气田
定期检测 在海底管道服役期间一般通过对海底管道进行定期检查来保证管道安全运行。不同标准规范对海底管道定期检查时间间隔的规定基本相同,挪威船级社(DNV)规范规定:易受损伤的管道部分以及受海底条件变化影响较大的管道部分,如管道的支撑和埋设段,通常每年都要进行检测,其他部分至少5年内检测一次。除定期检查外还有特别检查,它是海底管道发生危及管道安全的特殊情况时所进行的检查。DNV规定:当发生削弱管道系统安全、可靠性、强度和稳定的事故时,应进行特别检查。通过对海底管道进行检测,能够及时发现管道危险,如腐蚀缺陷、防
2024-03-19
海底管道
海洋能源网获悉,日前,在刚刚闭幕的2024年国际海洋石油技术会议(OffshoreTechnologyConferenceAsia,以下简称OTC亚洲)上,中国海油两项油气技术斩获OTC技术大奖。这是我国油气技术首次获得该奖项,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技术创新成果在行业前沿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2024-03-19
中国海油海上油气技术 碳捕捉封存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段时间,中国海油各油气田日产累产不断刷新纪录,能源保障能力再上新台阶。从浅水到深水,从稠油到高温高压,海油人在挑战中前行,在创新中成长,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南堡35-2油田WHPB平台 日产原油突破1000立方米.2月下旬,我国海上首个热采吞吐先导试验平台——秦皇岛32-6作业公司南堡35-2油田WHPB平台日产原油突破1000立方米,创开发建设19年来最高水平,为推动渤海油田海上稠油热采规模化开发作出重要实践。
2024-03-19
中国海油海上油气田海上油气海洋能源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