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我国深水油气勘探驶入“快车道”

2023-07-25 08:52     来源: 亚洲油气决策者俱乐部     中国海油海上油气田油气勘探海上油气技术
2233米!这是南海东部荔湾区块最新完成的一口超深水井,作业水深创我国近五年新纪录。近年来,中国海油在深水海域持续发力,工程建设、大型装备、技术创新等重大成果不断涌现。目前,我国已勘探开发深海油气田12个,2022年深海油气产量超1200万吨油当量,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今年,我国深水、超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动作频频,屡获突破,一起看看都有哪些装备和技术惊艳亮相吧~

这些超深水技术今年又刷纪录

继荔湾区块完成水深2233米超深水钻井作业,创我国近五年纪录后,南海东部白云区块近来又完成一口深水井测试,水深约1265米……南海东部向深水、超深水迈进的步伐不断加快。今年以来,南海东部油田积极攻关深水油气勘探技术,构建起完善的集技术、管理于一体的深水、超深水钻探体系,掌握了涵盖表层建井、随钻压力监测、泥浆工艺、固井工艺等多个技术细项,实现了从浅水向超深水的跨越。

比如,首创国内深水表层PDC喷射钻井技术,刷新国内深水作业表层机械钻速新纪录,平均提速273%,累计经济效益约3000万元,创造单日一趟钻进尺超千米、平均钻速每小时200米的佳绩。

同时,项目团队还创新研发环境友好型超深水水基钻井液,应用水深历史性突破2233米,创造国内水基钻井液应用水深新纪录。从浅水到深水再到超深水,深度增加的背后是几何级增长的作业难度。目前,我国海上钻井技术和作业能力已实现从浅水向超深水的跨越,基本掌握国外石油公司30年累积的常规深水、超深水及深水高温高压整套深水钻探技术的应用,一举打破国外垄断。这套“国”字号深水探井钻井技术体系,涵盖表层建井、随钻压力监测、泥浆工艺、固井工艺等多个技术细项,其中,技术研究成果“探井转开发井一体化技术”等被业界认定为重大创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充分验证了我国自主创建的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生产运维完整技术体系的先进性与可靠性。今年以来,中国海油在深水、超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攻关、自主创新领域屡创纪录。

我国最长的深水油气混输管道

2月,“深海一号”二期工程高效完成12口气井的表层批钻作业,累计钻井超万米。

端午期间,“深海一号”二期关键控制性工程——海底长输管道在海南陵水海域完工,这是我国最长的深水油气混输管道,它的完工标志着我国深水长输海底管道铺设能力和超深水装备技术实现重要突破。

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2500米级超深水打桩锤

6月底,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2500米级超深水打桩锤成功完成海试,填补了中国国内超深水打桩核心装备技术空白。

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首套深水水下多功能管汇系

几天前,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水下多功能管汇工程化技术研究”课题通过专家验收,这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及制造测试的国内首套深水水下多功能管汇系统,标志着我国实现深水水下油气生产系统关键设备自主设计,使我国深水油气资源开发核心技术装备水平迈上新台阶。这些创新技术的转化和应用,不仅可以提升深水油气资源开发效率,更能大幅降低深水油气开发成本,对加快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提高能源自给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深水油气勘探驶入“快车道”

深水是未来全球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和世界大国争夺的重要战略区。最新数据显示,近10年全球新发现的101个大型油气田中,深水油气田数量占比为67%、储量占比为68%,其中,国际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BP、壳牌、道达尔、雪佛龙等公司海外勘探发现可采储量的90%都位于深水领域,开展深水油气勘探已成为国际石油公司的核心战略。今年年初,中国海油年度战略展望中,2023年勘探开发潜力区域的第一个重点领域就是深水、深层,特别提到,要加强探索渤中深层天然气勘探、白云凹陷南洼超深水勘探等。作为中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主力军,中国海油已组建形成了以“海洋石油201”“海洋石油720”““海洋石油982”等大型装备为代表的“深水舰队”,攻克常规深水、超深水及深水高温高压等世界级技术难题,先后在南海深水海域共计勘探开发荔湾3-1、流花16-2等油气田12个,2022年我国深海油气产量超1200万吨油当量,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

特别是2021年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成功投产,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勘探开发和生产能力实现了从300米到1500米超深水的历史性跨越,使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全面进入“超深水时代”。最近两年,中国海油加快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建设步伐,在工程建设、装备制造、技术攻关和创新领域屡创纪录。

2021年3月,我国首个水下智能采气树在“深海一号”安装完毕,其设计、选型、生产等系列相关技术标准,为世界深水勘探开发贡献了中国智慧。2022年10月 ,亚洲首个300米级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建成投用,标志着我国成功开辟了深水桩基平台油气开发的新模式。2022年10月 ,再获勘探重大突破,发现我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气田宝岛21—1,该气田距“深海一号”150公里,探明地质储量超过500亿立方米,最大作业水深超过1500米,完钻井深将超过5000米。中国海油最新数据显示,近十年,我国深水钻井平台从3座增加到10座;其中超深水钻井平台3座,最大作业水深达3000米。2023年,南海东部海域计划钻探7口深水、超深水井,平均水深达到1574米;在南海西部海域,作业水深近1000米的“深海一号”二期工程也正在加速推进……深水油气勘探工程和装备被视为流动的国土,深水油气开发技术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大国重器、核心技术,成为我国深水、超深水油气勘探开发飞速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的关键所在。挺进深海是大势所趋但深远海科学探索和尖端技术开发任重道远期待更多中国制造、中国技术惊艳亮相!

推荐阅读

中国海上首个规模化特超稠油油田全面投产

6月8日获悉,随着旅大5-2北油田A3H井启泵生产,中国海上首个规模化特超稠油油田——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旅大5-2北油田一期项目全面投产。 2023-06-09

CRP Subsea签约一份深水油田供应分布式浮力模块合同

总部位于英格兰的CRP Subsea是AIS的一部分,已与一家能源技术公司签订合同,为巴西近海的一个深水油田供应分布式浮力模块。CRP Subsea将交付333个DBM,这些DBM将用于三个柔性生产立管,这些立管将石油从海底设施输送到位于盐前桑托斯盆地的项目上方的浮选装置。项目工程已经开始,预计今年晚些时候最终交付。这些解决方案将在CRP Subsea位于英格兰西北部的工厂生产。据该公司称,通过保持精心设计的缓波配置,DBM将减少施加在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 2023-07-24

国勘喀麦隆公司LIMA15井近期实现新突破

国勘喀麦隆公司LIMA15井近期实现突破,进一步揭示了喀麦隆海上中深层勘探开发的前景,将带动周边一批中深层储备圈闭升级,为喀麦隆权益油产量跃上新台阶奠定了资源储量基础。喀麦隆公司作业的海上油田经历了40年高速开发,整体已进入三高阶段,剩余油分布零散,且受出水、出气、出砂影响,自然递减快,稳产难度大,若无新的储量补充,仅利用加密调整井、措施井,难以保持1:1储采平衡率。喀麦隆公司确定了综合治理老油田降递减,近平台注水开发保稳产,滚动勘... 2023-07-24

渤中19-6凝析气田一期项目中心平台在青岛场地成功装船

记者从天津港保税区企业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获悉,近日,由海油工程负责工程总承包的渤中19-6凝析气田一期项目中心平台在青岛场地成功装船,即将奔赴渤海西部海域,进入海上安装和联调阶段,标志着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大气田建设取得关键进展,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023-07-20

中国海油:提前防控,风口夺产

近日,今年第4号台风泰利由东向西影响我国南海、广东及海南沿海地区,海上油气田首当其冲。台风经过时最大风力达13级,浪高近7米。7月17日22时20分前后,台风泰利在广东湛江南三岛沿海登陆,是今年首个登陆我国的台风。中国海油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把保障员工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统筹协调,强化会商研判,做好监测预警,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序组织撤离,确保受到台风影响的1万多名海... 2023-07-19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