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水下机器人领航员:助力“中国脚步”迈入蔚蓝深海

2022-05-02 15:15     来源:中新社     水下机器人 深海一号 海上油气
海平面以下300米,光无法抵达的黑暗区域。这里,是潜水员在水下施工的极限:水压过大、环境复杂危险,仅凭人力已无法完成作业。

这里,是ROV(水下机器人)的“主场”:它以推进器为“脚”,摄像头为“眼”,机械臂为“手”,搭载各种工具,代替潜水员潜入水下,完成高强度、大负荷的各类工作,被广泛应用在海洋石油、海洋科考、海上救助等领域。

它们的操控者——ROV领航员,由于培养难度大、人才稀缺,被称为“深海宇航员”。中国海油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ROV总监韩超便是其中之一。他是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代ROV领航员,现在已成为中国工作级ROV工程应用的领军者。

“ROV对领航员的操作能力要求极高。领航员在作业船控制水下设备,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韩超近日对中新社记者说,领航员需要时刻盯着九台显示器和声呐、定位、油位等各种传感器数据,脚踩收放踏板,左右手同时进行操作,还要对船舶、水下机器人、水下设施的位置了如指掌。

在海洋油气领域,ROV被广泛应用于观察、安装、维修等。十几年前,出于深水油气田开发需要,中国开始引进国外ROV设备及外籍专家。韩超表示,当时外籍人员负责复杂操作控制,“中国人只能打打下手”。为了学技术,韩超在外籍监督、领航员检修设备时边帮忙、边学习。

自身天赋与努力训练让韩超的操作技术日臻成熟,他用5年便达到了国外8年才能实现的高级领航员水平,并考取了国际海事承包商协会颁发的ROV总监证书,成为中国第一名持证ROV总监。

此后,韩超和团队几乎踏遍中国海油南海和东海的每一个片区,并奔赴伊朗、泰国、卡塔尔等国的水下项目,逐渐打响海外市场知名度。韩超介绍,目前团队有60余名领航员,通过模拟器训练、培训及各种项目的磨练,操作技术在亚洲可以达到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具备较高水准。

2021年3月,团队成功完成中国自营勘探开发的首个1500米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7根脐带缆海上安装作业任务,较计划工期整体提前22天,节约成本超2800万元人民币。同年6月,“深海一号”正式投产,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全面进入“超深水时代”。

从中国首条1500米海底管线铺设,到全球首座10万吨级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超深水锚链系泊,再到中国首条深水SCR(钢悬链立管)回接、主脐带缆铺设,团队把“中国脚步”稳稳扎在1500米的大海深处。

现在,韩超期待自己能够与行业共同进步。“中国ROV行业发展相对较晚,了解这个职业的人少。我了解到,现在全球有超2万名ROV领航员,其中只有200多名中国人。”他表示,在这200多名中国领航员中,很多人没有取得国际认可的证书,“与国际标准不接轨”。他希望中国ROV领航员的职业体系可以得到进一步完善,建立行业协会,并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实现国内国际标准互认。

“由于作业环境的复杂性,海洋油气是ROV设备目前最严苛的使用场景。国产ROV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操控性还没有成熟应用于海洋油气领域。”韩超展望,未来能有更多中国国产ROV设备投入各个领域,让“中国脚步”迈入更深的大海。

推荐阅读

“海油观澜号”顺利起航 海上油气开发向“绿电时代”迈出的关键一步

记者26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在广东珠海福陆码头启航前往海南文昌海域。这标志着我国深远海风电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海上油气开发迈出进军“绿电时代”的关键一步。 “海油观澜号”将安装于距海南文昌136公里的海上油田海域,通过9根总重超过2400吨的锚链牢牢拽住这个“海上摩天轮”。投产后,风机年发电量将达2200万千瓦时,所发电力通过1条5公里长的动态海缆接入海上油田群电网,用于油气生产,每年可节约燃料近1000万立方米天然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 2023-03-27

全球海域油气开发形势与展望

全球海域油气剩余经济可采储量近80%在浅海,超过一半在中东波斯湾海域;浅水海域贡献了全球油气产量的1/3;海域多达67%的油气田处于二次采油阶段;深水、超深水油气开发实际成本明显低于浅水油气开发成本。随着国际油价的回暖和攀升,预期海域新投产油气田数量和油气产量将逐步回暖;海域油气开发活动由浅水向深水和超深水海域不断拓展;海域油气实际开发成本与保本价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2023-03-24

国内增压能力最大的海上循环注气平台海上安装全部完成

有限天津分公司工程建设中心蒋华云介绍,作为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凝析气田,渤中19-6凝析气田采用循环注气开发方案,可有效提高低渗凝析气田采收效率。本次安装完成的BOP平台承担渤中19-6试验区及一期所有井口平台的增压循环注气任务,是整个凝析气田群实现稳产、增产的关键装备。 2023-03-24

2022年挪威成为欧洲最大天然气供应国

据路透社2023年3月19日报道,在去年产能大国出口欧洲的天然气流量下降以后,挪威在2022年主要通过管道出口了超过12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使其成为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 这个北欧国家通过海底管道网络向英国和德国等天然气消费国出口天然气。此外,挪威还运输液化天然气(LNG)。 2023-03-23

截至3月17日当周美国海上钻机数量呈上升趋势,增加3台

据海上能源3月20日报道,根据贝克休斯的周钻机数量报告显示,上周美国海上钻机数量呈上升趋势,增加3台。美国运营的钻机总数也从前一周的746台增加到754台。 在美国在用的海上钻机数量下降到14台之后,贝克休斯于2023年3月17日周五披露,上周这些钻机的数量上升到17台。此外,海上钻机同比增加了5台。 2023-03-22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