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新华社:十万亿海洋经济驶向高质量发展“蓝海”

2025-07-10 17:21     来源:新华社      海洋经济
《经济参考报》7月9日刊发记者梁倩采写的文章《十万亿海洋经济驶向高质量发展“蓝海”》。文章称,年产值已超10万亿元的海洋经济,迎来新一轮政策红利。

日前举行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高效协同,更加注重产业更新,更加注重人海和谐,更加注重合作共赢。这无疑再次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会议指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发展海洋经济。要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发展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强海湾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有序推进沿海港口群优化整合。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接续实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积极推进海域分层立体利用,探索开展海洋碳汇核算。要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加强全球海洋科研调查、防灾减灾、蓝色经济合作。

事实上,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再到此次会议部署“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央层面已多次聚焦海洋经济的发展。

海洋经济正加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蓝色动能”。我国是陆海兼备的大国,拥有1.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广袤的海洋空间不仅是资源宝库,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根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24年,海洋经济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10万亿,达10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石绥祥表示,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呈现向新向好发展态势。2025年一季度延续了这一强劲势头,初步核算,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3个百分点。

在政策持续加码与市场活力不断释放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沿海地区正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布局。

此前,上海发布的《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显示,到2030年,上海海洋生产总值将稳步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海洋经济创新示范效应显著提升,海洋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3+5+X”的世界级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到2035年,海洋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球沿海城市前列,全面建成国际领先的现代海洋城市。

据悉,上海提出的“3+5+X”海洋产业体系里,“3”是指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航运服务业和海洋旅游业三大主导产业,“5”是指海洋新能源产业、海洋新材料产业、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五大新兴产业,“X”是指未来深远海资源类产业和未来深远海融合创新产业等海洋未来产业。

除上海外,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地也在通过多种形式布局海洋经济。

2024年,浙江成立了全国首个省级海洋经济发展厅。2025年,浙江开始深入实施海洋经济倍增计划,加快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力争全省海洋生产总值高于全省GDP增速1个百分点,实现海洋经济领域项目投资2200亿元以上,海洋渔业一产产值突破1000亿元。

广东省前不久召开的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培育壮大海洋新能源、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大力度打造现代海洋企业矩阵,不断巩固拓展产业优势;融合升级海洋服务,聚力发展海洋文旅,加快发展现代航运,持续优化拓展涉海服务保障,推动海洋服务业提升水平、提高效能。

山东省也在积极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提出要统筹陆海区域联动,加快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持续抓好威海、青岛蓝谷、日照等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山东特色海洋城市群,建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等战略平台,推进海洋经济向内陆延伸;统筹抓好科技创新,加快建设以崂山实验室为引领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深水、绿色、安全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深化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海洋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石绥祥表示,下一步,应加快推动海洋领域增量政策和已出台的存量政策落地显效,大力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着力推进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扎实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业界认为,随着政策红利的深度释放,以及海洋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生态保护的协同推进,我国海洋经济动能澎湃,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蓝色支点”。

推荐阅读

广东海发公司海洋牧场装备项目在琼州海峡北岸启动助力“海上新广东”建设

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30日,广东省海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海洋牧场装备建造及安装项目开工动员会在琼州海峡应急保障基地隆重举行。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践行海洋强国战略的标杆工程,该项目的正式破土动工,吹响了向海图强的嘹亮号角。省港航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道武,湛江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吴国雄,以及项目业主、参建单位和业内代表等各方嘉宾共同出席仪式。张道武董事长表示,港航集团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链条打造省级... 2025-07-31

我国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观察

风从海上来,电送千万家。福建省福清市兴化湾,数十台百米高的风电机组矗立蔚蓝海面,将阵阵海风转化为绿色能源。这座海上风电场已累计发电超62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消耗约189万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约465万吨。 2025-07-31

粤新海工助力Adani集团70吨拖轮成功下水 彰显特种船建造实力

海洋能源网获悉,粤新海工(广东粤新海洋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卓越的硬核实力,再次在特种船建造领域取得重大成果。2025年7月26日,为世界500强Adani集团建造的32米全回转拖轮在广州南沙建造基地顺利下水。船厂代表及项目团队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项目亮点设计与认证:该拖轮采用加拿大Robert Allan公司Rampart系列设计,入级美国ABS船级社,确保了其国际水准的设计与建造质量。性能参数:拖轮船长32米,型宽12.6米,配置两台卡特彼勒船用... 2025-07-31

韦韬到北海防城港钦州蹲点调研时强调,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创新驱动高效协同,持续激活向海经济“蓝色引擎”

7月25日至27日,自治区主席韦韬先后深入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蹲点调研,走港口、进园区、看企业,全面了解沿边临港产业发展情况,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和全区年中工作会议暨三季度经济发展调度会精神,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创新驱动、高效协同,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临港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激活向海经济“蓝色引擎”。 2025-07-30

海南创新推行海域立体分层设权,解锁立体用海新模式

近日,陵水黎族自治县海域深处,海南海底数据中心一期项目的“海底机房”正稳定运行。这一项目用海面积仅14.46公顷,只占用水面、水体和海床三层,宝贵的底土空间依然“虚位以待”。 2025-07-29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