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6018米,158℃!“璇玑”系统成功完成超深井再刷两项纪录

2025-07-09 10:26     来源:中海油服COSL      海上油气海上油气技术璇玑
璇玑”系统,超深井高温攻坚

7月8日,笔者从中国海油旗下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璇玑”旋转导向钻井和随钻测井系统以6018米完钻井深 和158℃井温, 单趟进尺2038.00米,在中国某海域圆满完成作业。再度刷新“璇玑”系统自投入应用以来,作业深度与温度双项纪录, 标志着我国自主旋转导向技术正式跨入超深井作业领域。

图为本次作业的“璇玑”系统与作业团队

挑战极限,面临四大行业难题

超深高温高压 : 井底静止温度达158℃, 长时段循环温度达到149℃,常规电子元件和密封材料易失效,超6000米地层压力超过120MPa。

复杂轨迹 : 9-5/8"套管开窗井+大位移井(水平位移3511.41米),需完成“降斜扭方位”三维调整。

地质层位复杂: 薄储层与不稳定构造,随钻测井精度要求极高。

强振动环境 : 超长裸眼段岩性变化大,钻具面临高扭矩、强振动冲击和研磨性地层磨损加剧。

图为工程师正在认真逐个检查 旋转导向 内部 的接口和O圈

图为每支仪器进行48小时高温验证 工程师同步监测工具状态

破局之道:自主技术+智能护航

01 力争轨迹控制“教科书”

采用“扭-稳-降&扭” 三段式控制,造斜率提升50%,替代原计划两趟钻方案,节约工期72小时。

图为本次作业井的三维钻井轨迹图。蓝色曲线为设计轨迹、红色曲线为实钻轨迹

“璇玑”技术团队首创高动态状态最优估计处理算法,研发出全球首套融合垂直钻井功能的旋转导向仪,实现地质目标“导得准”。

首创斜向正交阵列天线测井方法,有效消除各向异性影响,研发出随钻地层边界探测仪和高速反演软件,实现储层构造“探得清”。

创新湍流环境自适应电机高速摆动控制方法,研制了随钻钻井液压力波高速传输系统,实现井地通讯“传得快”。

“璇玑”系统导向力控制单元

02 车间严格维保测试

“璇玑”是一种高度精密复杂的系统,集测量、控制、通讯功能于一身。

为挑战地下6000米带来的高温、高压、强振,项目组核查了112个质检点,在场内进行48小时高温高压等25项整机级测试,精益求精对每一个核心部件进行反复极限验证。

设计双压力传感器,让信号解码成功率提升至99.6%。

图为工程师正在进行关键数据测试,双人确认质控参数

图为工具发出前,进行超96小时的整串仪器 常温 联调测试

03 “璇玑云”远程智控

实时监测: 动态预警井下工具状态、振动、温度突变。

智能调参: 通过频谱分析,及时优化钻井参数,调整传输频率,解决噪声干扰。

图为技术专家在距离作业平台1200公里外的Fields-TG远程支持中心进行7*24支持

超深井钻井技术:从“跟跑”到“并跑”

“璇玑”系统通过6000米深度验证,标志着“璇玑”系统首次获得了超深井作业“入场券”, 正式具备了在超深井作业领域和世界一流油服公司竞争的能力。

图为打破纪录后,现场作业团队在甲板庆祝

目前,“璇玑”系统已构建覆盖技术验证、生产制造与作业支持 的全流程技术体系,实现了从研发到产业化的闭环能力,在全球累计作业2751井次, 钻井总进尺突破260万米, 一次入井成功率达到95%。 创建国内首套全维度旋转导向钻探系统研发测试平台,建立“井下-海面-陆基”全球数据链路支撑体系,保障系统装备“用得好”。

图为“璇玑”系统整体架构

向超深层要油气,靠技术闯禁区!

“璇玑”系统突破6000米,只是中国海油“璇玑”深层勘探的新起点。未来,油田技术事业部将持续提升自主技术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不断向更高温、更高压、超深水迈进,为“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贡献技术力量。

推荐阅读

勘探重大突破!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今天宣布在南部海域深层首获变质岩潜山勘探领域重大突破。 2025-07-17

我国南海首例钻井平台网电升级改造顺利完工并投入作业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我国南海首个网电钻井平台“国海国富”完成升级改造,并顺利接入涠洲油田群电网。该平台以海上油田电网供电替代传统柴油发电,通过稳定网电驱动,实现更高生产时效,显著降低作业能耗成本和二氧化碳排放。 2025-07-16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近日全面投产——中国最大海上气田这样建成

6月25日,海南崖城海域随着最后一口气井进入稳定生产状态,“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实现全面投产!这意味着,“深海一号”大气田23口水下气井全部“上岗”,最高日产能达1500万立方米,成为国内产量最大的海上气田。 2025-07-16

“亚洲最大”实现核心设备自主维修

截至7月14日,荔湾3-1平台GE LM2500型燃气轮机中期维修后,已平稳运行近1000小时,标志着南海东部油田首次实现该型号燃气轮机的自主拆装与调试,为后续机组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2025-07-15

国产能源装备突破多项核心技术

国产深水机械手完成首次应用、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的冲击式转轮研制成功、国产大型变速抽蓄机组交流励磁系统下线……近期,多个能源领域核心装备实现重要技术突破,彰显我国科技“硬实力”。 2025-07-14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