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连江“牵手”省国资公司,围绕海洋经济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

2025-01-22 11:39     来源:连江县融媒体中心 海连江      海洋经济

▲福建省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洪潮和连江县政府副县长刘麟翔分别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海洋能源网获悉,1月21日,连江县人民政府与福建省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国资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召开座谈会,标志着双方在深化合作、实现共赢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省国资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少宏,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郑雳,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林礼谊、洪潮,县领导高双成、黄乐全、刘麟翔、薛新皋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

根据协议,双方将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支持、长期合作、共同发展”原则,围绕海洋经济、人力资源、粮食产业和乡村振兴、资本运营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推动连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县委书记高双成对省国资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少宏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作为全国海洋第一大县,连江拥有优越的海洋资源条件和良好的产业基础,水产品总量居全国县级第二、渔业产值居全国县级第一,是蕴藏无限机会的发展热土、兴业福地、希望之城。此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当其时、恰逢其势,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开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篇章。他希望,双方建立紧密的沟通机制,加快推动协议内容落地转化,持续深化务实合作,不断拓展合作空间,同时连江也将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有效推进,推动连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李少宏表示,连江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产业资源雄厚、营商环境优越,是省国资公司发展海洋经济产业的不二之选,我们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高标准落实协议内容,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也希望连江县委、县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谱写连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推荐阅读

江苏南通:因势利导,向海图强,打造海洋经济新引擎

在江苏省两会上,如何加速开启蓝色新动能成为热议话题。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沿江沿海港口转型发展,推动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清洁能源等产业形成领先优势。作为江苏沿海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南通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滨江临海优势,肩负着打头阵、扛重责的重要使命。因势利导,促港口高质量转型发展南通是江苏唯一滨江临海的城市,区位优势显著。近年来,南通坚持陆海统筹、江海联动,致力于打造长三角北翼江海组合强港。... 2025-01-22

国产“水上大力士”再添新星!5000吨自航起重船“华兆龙”轮成功交付

海洋能源网获悉,1月18日,由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为广州打捞局建造的5000吨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华兆龙轮顺利交付。这一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国产水上大力士家族再添一员猛将,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实力。华兆龙轮是继南天龙华天龙华祥龙之后,上海振华重工与广州打捞局携手打造的又一力作。该船集海上风电运输与施工功能于一体,具备卓越的海洋工程作业能力。船体总长195米,型宽49.8米,型深16米,采用流线型船艏设计,能够实... 2025-01-21

2025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要加快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1月15日,2025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总结2024年自然资源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5年工作任务。 2025-01-16

金永明:深入推进新时代海洋强国战略的政策建议

在新时代中国海洋强国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多种挑战。如何处理这些内外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进一步加强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发展。 “海洋强国”所意指的“强”的领域可以体现在海洋政治、海洋安全、海洋经济、海洋文化、海洋人才、海洋生态等方面。这些内容涉及海洋强国指标体系问题,即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生态环境优美、海洋文化包容和多样、海洋人才丰富包括具有构建海洋制度及体系的高级人才队伍、海上国防力量强大。换言之,“海洋强国”是指平时从海洋可获取更多的海洋资源和空间利益,在应急时具有快速 2025-01-07

以“推进区域海洋经济互联互通”为主题!RCEP区域海洋经济青年对话在海口召开

海洋能源网获悉,12月29日,以“推进区域海洋经济互联互通”为主题的RCEP区域海洋经济青年对话在海口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海南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协办,来自中国、韩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柬埔寨、缅甸、老挝、文莱、埃及、英国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及我国11个省市的智库专家、企业家共200余人参加本次国际研讨会。 2024-12-30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