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以“推进区域海洋经济互联互通”为主题!RCEP区域海洋经济青年对话在海口召开

2024-12-30 15:07     来源:中国日报 数智深蓝     海洋经济
海洋能源网获悉,12月29日,以“推进区域海洋经济互联互通”为主题的RCEP区域海洋经济青年对话在海口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海南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协办,来自中国、韩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柬埔寨、缅甸、老挝、文莱、埃及、英国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及我国11个省市的智库专家、企业家共200余人参加本次国际研讨会。

开幕式上,海南省委常委,省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省长巴特尔,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吕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发表致辞。

吕滨指出,海洋经济互联互通不仅能够促进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还有助于增强区域内国家的整体应对能力,是实现海洋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是要建立长效的区域协作机制,为推动区域经济互联互通提供制度保障。二是要构建蓝色经济伙伴关系,不断增进经济合作平等互信。三是要充分激发青年的创新活力与创业热情,为区域经济发展输入不竭动力。

迟福林提出,要以海洋经济互联互通形成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一体化新格局。从现实看,加快中国—东盟海洋经济互联互通进程,推动海区域洋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将释放区域蓝色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将形成中国与东盟海洋经济一体化新格局。海洋经济互联互通需要着力解决“需求大、进展慢”的突出矛盾。中国—东盟海洋经济互联互通的共同需求不断增强,同时面临着互联互通水平较低的掣肘。从现实看,中国-东盟有条件实现区域海洋经济互联互通的重要突破。

迟福林建议,要以港口为重点推进中国-东盟海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硬联通”;以邮轮旅游为重点推进中国—东盟海洋产业互联互通进程,实现“产联通”;以可再生能源为重点实现中国—东盟能源开发互联互通,实现“能源联通”; 以规则、标准对接为重点推进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软联通”。迟福林表示,要以海洋经济互联互通走出一条“以合作引领治理”的新路子,促进形成“以合作引领治理”的新格局。充分发挥以东盟为主体的RCEP的作用,形成以合作为基础的区域海洋治理新局面;中国自主推进海洋经济领域向东盟的单边开放,助力形成区域海洋经济合作新格局。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中国—东盟海洋经济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周树春主持第一场全体大会。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陈育明指出,国际政治经济大气候有不容忽视的复杂多变因素,必须有所准备,有所应对。一是要增强危机意识与加强地区合作的紧迫感,既要有战略思维,更要抓紧行动,多做些实事。二是要发展好RCEP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地区多边机制,全力推进蓝色经济一体化目标,以建设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实现RCEP成员国区域合作新突破。三是要以合作引领治理,以互信取代猜疑,合作取代博弈,拆墙取代筑墙,以邻为友取代以邻为壑。

潘新春认为,国际形势变乱交织,RCEP青年需勇当和平发展中流砥柱。青年要成为推动RCEP全面落实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促进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危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推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越南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兼经济系主任阮辉煌表示,中国—东盟海洋经济互联互通与区域蓝色经济一体化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建议加强东盟国家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协调对接;运用数字化和信息化手段促进海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营造包括海上在内的地区和平稳定环境;建立牢固的互信。

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士存建议,第一,中国与东盟在海洋渔业合作、海洋环保合作等领域开展政策协调和联通。第二,中国与东盟从邮轮旅游入手,推进南海沿岸城市旅游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第三,借鉴北海沿岸9国发起的大北海倡议,中国与东盟在发展海洋风电等方面加强规则协调。第四,中国与东盟需要推进海洋合作机制领域的互联互通。第五,推进人员间互联互通至关重要,建议将RCEP框架下的海洋青年对话机制化,发起中国-东盟青年领袖对话。

马来西亚巴生港自由贸易区主席林立迎提出,蓝色经济可以成为区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旅游、渔业和航运等行业创造就业机会,提供一条鼓励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并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道路。蓝色经济已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现实。促进可持续蓝色经济的国际合作,需要政策协调、加大投资和形成公私伙伴关系,创造蓝色经济发展所需的条件。

中交集团海南区域总部执行总经理、海南大学特聘教授周济认为,要构建海上未来空间,构建“一体四足”体系,依托高精尖的海洋科技技术、抗风耐高湿高盐的工业化建筑产品为“主体”,以绿色低碳、数字智慧、现代加工、现代物流为四“足”,打造拥有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能源系统的海上未来空间,实现生态保障、生活中心、产业枢纽等核心功能。

周树春指出,第一,世界历史显示,涉海国家发展壮大,都借助海洋力量。向海图强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夙愿。第二,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涉海国家经济增长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前景的领域之一,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开拓新空间。第三,要实现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发展海洋科技、守住海洋生态生命线。第四,海洋经济互联互通与区域蓝色经济一体化是推进“蓝色伙伴关系”的具体实践,要加快建设海洋伙伴关系,拓宽海洋领域开展交流对话国际合作,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第五,发展蓝色经济要更大程度地发挥青年作用。

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海上丝路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潘新春主持第二场全体大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指出,要坚持海洋贸易投资促进政策相向而行,为蓝色经济合作走实走强作出贡献。第一,加快推进RCEP自由便利政策的落地实施,为海洋经济合作赋予新的动能;第二,加快RCEP区域内成员的海洋经济相关投资的增长,通过投资促进海洋经济互联互通政策的相向而行。第三,进一步提升RCEP区域的服务贸易政策的相向而行,为海洋经济发展,特别是人文、旅游创造重要条件。

菲律宾国际安全研究学会主席隆梅尔·班乐义提出,东盟可以为RCEP成员国在区域海洋政策对接方面提供借鉴经验。推进区域海洋政策协调,需要盘点比较RCEP各成员国海洋政策;在RCEP框架内明确国家海洋政策与区域海洋目标;确定可能阻碍或促进实现RCEP区域海事目标的国家利益相关者、参与者或影响者;找到解决这些障碍的方法以及如何支持 RCEP 海上议程,推动蓝色经济。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指出,当前人类的核心生活区主要是滨海城市绵延带的文明发展。发展滨海城市的蓝色经济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实现海洋生态永续发展。为此,建议把城市海洋学作为推进区域海洋经济互联互通的战略方向。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指出,随着无人或自主船舶的出现,海运业正在经历一场变革。这项技术突破有望提高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增强安全性,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中国与东盟可以通过开展联合研发计划、建设共享基础设施、制定区域标准、加强海上安全、促进对话和信任等,在塑造无人驾驶航运的未来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印尼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哈比·阿比扬·扎克万建议,RCEP国家要加强海洋供应链政策的协调,包括确保海运供应链各阶段的合法合规;协调海洋供应链活动的标准:共同构建海运供应链危机的预防机制。

 
推荐阅读

中国铁建港航局“铁建风电2000”风电安装船在烟台成功交付

海洋能源网获悉,12月28日,中国铁建港航局投资建造的2000吨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铁建风电2000在烟台成功交付,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安装能力迈入了新的里程碑。铁建风电2000代表了国内最先进的第四代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技术。该船长136米、宽53米、型深10米,配备先进的DP-2动力定位系统,能够在水深达80米的海域进行海上风电施工作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船的主起重机起吊能力达到2000吨,最大吊高可达甲板以上165米,具备安装20兆瓦及以上不同... 2024-12-30

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联盟成立暨海洋科技成果发布交流大会成功举行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联盟成立暨海洋科技成果发布交流大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山东海洋集团当选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陈江光当选联盟理事长。 2024-12-16

金融服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海洋能源网获悉,12月6日下午,山东省海洋局与中国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山东海洋集团有限公司、中建山东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举行金融服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山东省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东,中国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文志军,山东海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姜国栋,中建山东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有标等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 2024-12-11

当前推动蓝色经济发展与合作的必要性

蓝色经济因其重要的战略意涵而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 特别是在当前新冠疫情尚未结束、全球经济亟待复苏,而大国战略竞争又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蓝色经济更是成为各国经济新增长点、全球经济发展新引擎以及国际合作新领域。这一方面是因为蓝色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可持续、绿色、环保等特征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需求,另一方面与蓝色经济近年来所展现出来的蓬勃发展态势及其在经济、科技、人文等领域对全球发展的重要作用有关。推动蓝色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合作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2024-12-02

5位院士现场见证!深海智人同广州海洋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海洋能源网获悉,11月18日,"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重要分论坛——“海洋科学与海洋产业分论坛”于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在多位院士的共同见证下,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以下简称“广州海洋实验室”)与深海智人(广州)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海智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2024-11-28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