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12月7日,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七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上海交通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郑晓静、林忠钦、邱志明、李家彪、李华军、何琳、何国威、徐青、陆夕云、谭家华等10位院士,以及中国船舶集团首席专家陈刚。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奚立峰,船建学院及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亦出席了此次盛会。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邱志明院士主持。
奚立峰副校长代表依托单位致辞,对委员们长期以来对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与悉心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并期望实验室能够持续强化战略定位,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致力于产出更多具有关键性、原创性的科研成果,成为国家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科技支柱力量。
实验室主任廖世俊从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管理等方面汇报了实验室工作。2024年,实验室在洁净数值模拟等前沿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开拓二号”完成海试,装备研制和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入推进关键领域人才培养工作;实验室在国内外学术交流活跃,主办的《Journal of Ocean Engineering and Science》期刊在同领域期刊中位居前列。
杨建民教授、王鸿东教授、李铁教授分别在会上作了《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研究与应用》、《无人舰艇航行控制技术进展与前沿》、《基于缸内重整再循环的氨氢融合零碳船舶发动机研究》的学术报告,分享了实验室在相关领域里的最新科研成果。
学术委员会审议了实验室工作报告,对实验室2024年度的工作成果给予肯定,认为重组一年来实验室建设运行扎实有效,在科学研究、开放运行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同时,委员们对实验室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希望实验室主动迎接技术变革趋势,抢抓人工智能赋能的时与势,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关键领域,进一步提升海洋装备领域原创性、引领性研发能力,持续攻克深远海重大工程装备核心技术,为海洋强国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学术委员会评审通过了本年度的开放课题。(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