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制的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工程样机“开拓二号”日前成功完成海试。此次海试,创下了我国深海采矿领域的6项纪录,技术性能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得益于5个深海采矿领域的首创技术,分别是深海复杂海底地形高机动行进技术、深海多矿类复合钻采技术、深水重载作业智能精细控制技术、非金属缆深海重载布放回收技术和深海环境扰动监测评估技术。
大洋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应用价值极高。但海底地形崎岖,海况条件复杂,要想在深海探采取“宝”,离不开高端的海底采矿装备。长6米、宽3米、高2.5米、重14吨,“开拓二号”是一台“大家伙”,设计作业水深6000米。它有两大鲜明特征:一是强有力的掘进齿能在海底“削矿如泥”,二是4条平稳结实的金属履带可以在深海矿区“如履平地”。
该装备深海复杂海底地形高机动行进技术,无论是坡度达30多度的陡峭、崎岖海山,还是由高粘性稀软沉积物堆积的海底“滩涂”,“开拓二号”都能顺利行进、爬坡和原地回转,其四条履带能实时调整方向和状态,适应海底复杂地形行走的需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家彪、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茂林等专家评价,“开拓二号”海试成功,标志着中国在深海科学研究、资源开发、环保等方面将拥有更强的技术支撑和装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