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中国海工与中船科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化海上新能源合作

2024-06-27 09:55     来源:中国海工      海洋新能源
海洋能源网获悉,6月25日上午,中国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工”)与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科技”)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船科技董事长、党委书记吴兴旺,总经理郑松,中国海工总经理李小巍,党委书记李小平出席签约仪式。签约前,双方举行座谈,就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座谈会上,双方介绍了各自的业务发展情况。围绕双方关注的海上新能源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李小巍表示,希望以此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为新起点,深化海上新能源的合作,中国海工将发挥小公司大平台定位优势,合力催生壮大新质生产力,与中船科技开展联合价值勘探,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吴兴旺表示,中国海工作为新组建的单位,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创新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下一步,希望中船科技与中国海工不断扩宽合作领域,在深远海海洋新能源开发等新兴前沿领域,携手推动关键技术创新和工程化应用,推动双方产业做强做大做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会后,李小巍总经理和郑松总经理分别代表中国海工与中船科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中国海工发挥在设计、施工、运维等关键装备技术优势;中船科技充分发挥在清洁能源及海洋资源开发利用、风电场建设、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科研、技术优势,双方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机遇期,在海上风电产业技术创新、风电资源开发、智能运维、风电标准等方面深化创新合作、强化协同攻关,共同推进海上风电装备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中船科技副总经理黄卫民、副总经理张晓阳及中船风电、科技运营部等相关负责同志,中国海工公司总经理助理王蓉,战略与创新部、总体设计事业部、工程管理事业部、检测认证与咨询服务事业部相关负责同志参加签约仪式。

推荐阅读

杭州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倍增行动实施方案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杭州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倍增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在中国杭州门户网站和杭州市发改委官司网“公告公示”专栏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打造“135X”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提到 五个潜力型海洋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 以钱塘区为核心,联动发展上城区、萧山区、余杭区、临安区和桐庐县,重点攻关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储运专用装备、海洋信息采集专用仪器设备等制造难题和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型产品。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 以临平区和西湖区为主体,以钱塘区为补充,重点发展海水淡化装备制造、海水淡化 2024-05-16

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基础与应用研究联合实验室揭牌

海洋能源网获悉,2024年4月24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在广州南沙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许振强、广州能源研究所所长吕建成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新时代海洋科学与技术发展需求,积极推进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海洋探测技术与装备、海洋碳封存、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 科技创新平台共建、专业人才培养以及学术交流等合作,加快推进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进程,突破碳封存关键技术,共同推进海洋科技创新重大成果 2024-05-07

中电工程受邀主持2024粤港澳大湾区海洋新能源专题论坛

4月26日至28日,2024珠海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 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盛大举办。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受邀参加并主办2024粤港澳大湾区 海洋新能源专题论坛,引起热烈反响。受公司委派,中电工程总经理助理、海洋院院长李刚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电工程受邀主持2024粤港澳大湾区海洋新能源专题论坛,探讨海洋能源新政策、新产业、新科技、新装备的发展趋势与展望,交流海洋数字化转型、共享海洋能源融合新模式。 2024-04-29

NOIA任命新高管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美国国家海洋工业协会 (NOIA) 已任命并批准了NOIA董事会和执行委员会的2024-2025年任期。TechnipFMC 海底总裁 Jon Landes当选为NOIA主席,Beacon Offshore Energy首席运营官Joe Leimkuhler当选为即将上任的NOIA副主席。NOIA主席埃里克·米利托(Erik Milito)说:我们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必须确保华盛顿特区的能源政策不会阻碍美国的能源生产。无论是在国会倡导海洋能源改革,为石油天然气和风电租赁销售提供更大的 2024-04-22

山东省:2023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7万亿元,保持全国第二位

着力突出新制造。 培育壮大海洋高端船舶和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打造全球领先的海工装备研发制造、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三大基地”。 2024-04-11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