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国内首个海洋工程信息化平台试运行成功

2024-12-18 10:11     来源:海油工程微讯     海油工程海洋工程海底管道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海管铺设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成功通过了上线试运行方案审查,标志着国内首个专注于海洋工程领域的信息化平台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作为海油工程数字化转型的重点项目,该系统面对集成度高、涉及面广、实施难度大以及开发周期紧等挑战,项目团队迎难而上,以“海洋石油201”船为先期试点,按计划工期内完成了主系统开发、现场部署、功能测试和安全检查等关键任务。

海油工程信息化平台项目团队成功构建了覆盖全船的生产专用网络,将海管铺设项目管理、效率诊断和海管数据全生命周期跟踪等多个核心功能模块进行了高度集成。这不仅实现了对海管铺设过程的信息化管理,还搭建了先进的可视化平台,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效率和数据透明度。

在试运行期间,项目团队将继续优化系统性能,收集用户反馈,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逐步完善各项功能。这一系列措施将确保系统在正式上线后,能够作为一套成熟的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推广至各铺管船舶,显著提升海油工程海管铺设的综合效率。

海管铺设信息化系统的成功试运行,不仅为海油工程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预示着海油工程在海洋工程领域的信息化管理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系统的不断完善和推广,海油工程将能够更有效地管理海管铺设项目,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成本,为海洋工程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树立新的标杆。

推荐阅读

卡塔尔RUYA项目迈出关键一步 首批无缝钢管装船启运

海洋能源网获悉,12月22日,卡塔尔NOC RUYA EPCI09总包项目(简称RUYA项目)在天津滨海新区南疆码头迎来了重要的里程碑——首批无缝钢管正式装船启运。这一标志性事件不仅标志着项目关键物资从生产加工阶段顺利过渡到涂敷阶段,也是中国企业抱团出海的又一典范。该批无缝海管由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简称TPCO)精心生产制造,将被运往海油发展珠海场地进行涂敷。RUYA项目是中国企业在中东地区承揽合同金额最大的海洋油气工程EPCI总包项目,项目... 2024-12-24

在建世界最大打桩船——“二航长青”轮完成关键工程节点

海洋能源网获悉,12月18日,上海振华重工为中交二航局精心打造的150米打桩船二航长青轮在振华海工成功完成了桩架竖桩作业,标志着这一在建的世界最大打桩船项目取得了又一重要进展。二航长青轮以其卓越的性能和规模,成为全球打桩船领域的新标杆。该船长130.5米、宽40.8米、深8.4米,拥有150米高的打桩架,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打桩架,其主油缸推力高达5000吨,稳居世界第一。这艘巨轮能够处理最大重量达700吨、直径7米的桩基,同时装备了具备远海星站... 2024-12-23

海上重器——“三航桩22” 国内首艘110米架高旋转式打桩船顺利交付

海洋能源网获悉,12月18日,我国海上工程领域迎来了历史性时刻——由中交三航局和中交租赁联合投资,上海振华重工精心打造的国内首艘110米架高旋转式打桩船三航桩22在上海成功交付。这艘完全自主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打桩船,标志着我国在核心打桩设备国产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中交三航局副总经理尹建兵、中交租赁副总经理罗志宏、中国船级社江苏分社镇江办事处副主任陈旭、天海防务总裁占金锋以及公司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张立杰... 2024-12-20

中国铁建港航局“铁建起重5000”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试航成功

海洋能源网获悉,12月13日,上海振华重工为中国铁建港航局精心打造的5000吨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铁建起重5000圆满完成试航任务,顺利返回振华海工长兴分部码头。铁建起重5000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船长203米、型宽50米、型深18米,船艉装备一台5000吨全回转起重机,全回转起重能力达到3500吨,主钩起升高度可达甲板以上130米。动力推进系统配置DP2级动力定位,搭载3台3000千瓦全回转电力推进器和... 2024-12-16

聚焦海洋强国建设 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七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成功召开

海洋能源网获悉,12月7日,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七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上海交通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郑晓静、林忠钦、邱志明、李家彪、李华军、何琳、何国威、徐青、陆夕云、谭家华等10位院士,以及中国船舶集团首席专家陈刚。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奚立峰,船建学院及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亦出席了此次盛会。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邱志明院士主持。奚立峰副校长代表依托单位致辞,对委员们长期以来对海... 2024-12-16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