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中国海油南海东部陆丰油田年产油气重回200万吨

2023-12-28 11:35     来源:南海东部油田     中国海油FPSO导管架

截至12月下旬,中国海油南海东部陆丰油田年产油气达200万吨,这是自1998年以来,陆丰油田时隔25年,油气年产量重回200万吨级,在“三十而立”之年重回巅峰。

陆丰油田是南海东部最早一批开发生产的油田,首个生产平台于1993年投产,目前已发展为拥有7个海上设施:陆丰13-1、陆丰13-2、陆丰7-2、陆丰14-4、陆丰8-1、“海基一号”平台、“海洋石油121” FSO以及1套水下生产系统的大型原油生产基地,持续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注入新动能。

1993年10月,陆丰13-1油田成功投产,成为南海东部第三个开发油田。1998年1月,随着陆丰22-1油田的投产,开创了我国依托水下生产系统开发油气田的先例,当年陆丰油田原油年产量超200万吨,一跃成为南海东部第二大产油区。

随着油田的持续开发,以陆丰13-1油田为代表的老油田进入“双特高” 阶段,日产量低、含水率高、储采比低,内部挖潜难度非常大,陆丰油田面临“老、旧、低、边、穷”的困境,2021年原油年产量不到50万吨,可采储量少产量难以为继。

面对着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陆丰油田该如何发展?路又在何方呢?带着这个生死攸关的问题,陆丰油田人开拓出一条前人所未走过的新路。

优化管理 提前谋划 能产尽产

2022年10月,在全国各界的关注中“海基一号”成功投产,这座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其高度和重量不仅刷新了我国海上单体石油生产平台纪录,也标志着我国成功开辟了深水固定式平台油气开发新模式。

今年12月“海基一号”开发井全部投产,推动陆丰油田原油产量,迈上了更高的台阶。

2023年初,作业区明确“以产量为核心” 的经营策略,提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三大瓶颈”并制定“六大措施方案”,油藏团队仔细研判,将“风险前移、提前谋划、能产尽产”作为提高产量管理策略。

作业区锁定受台风影响及管线限温等限产问题,量化9条保绩措施和4条增绩措施,并成立了“产量保绩增绩攻坚组”,划定7个专业攻坚小队,要求日跟踪、周分析、月调整,全过程“一盘棋”快速优化,确保全年可顺利完成200万吨。

挑战目标 深入研究 精耕细作 高效推进

作业区联合各部门研讨制定“老区滚动勘探开发” 方案,成功实施近7000米大位移井,开发5.5公里卫星油田,使陆丰13-1油田增油效果,创近5年之最,油田产量增加60%,技术可采储量达15万吨。

陆丰油田作为南海东部低渗开发的“先头兵”,包含南海首个规模注水开发的低渗砂岩/礁灰岩油田LF14-4-A5井自主创新,实现环空补液,成功救活这口无液低渗井,成为低渗油藏有效开发的主要支撑。

统筹时率 强化提升 高效生产

秉承高标准、高质量、重实效的防意外关停管理理念,编制《意外关停管理手册》,通过一年的运用,意外关停次数同比下降33%,生产时率达99.22%,并通过动态调整海管预热策略。

此外,创新系统存油与海管置换并行模式,全年增产近1万吨。

近十年,陆丰油田海上设施从3座增长到7座,探明地质储量大幅增长至1.5亿吨,原油年产量从最低时不到50万吨,到如今超200万吨,走过无数个“山重水复”后终于迎来了“柳暗花明”。

事虽难,做则必成

作为南海东部低渗开发的主战场,陆丰油田将勇闯低渗开发难关,探寻低渗储层高效开发模式,为南海东部油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深水油气田,实现稳产2000万吨以上十年目标,持续贡献“陆丰力量”。

推荐阅读

“‘海油观澜号’启航”成功入选“2023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12月2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3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海油观澜号’启航成功入选。5月20日,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电网。海油观澜号是我国首个水深超100米、离岸距离超100千米的双百深远海浮式风电项目,年均发电量可达2200万千瓦时,全部用于油田群生产用电,每年可节约近1000万立方米天然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记录记者走进现场,对海油观澜号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报道,展现了海油观澜号... 2023-12-26

我国海上首套膜脱碳装置在惠州油田完成调试

近日,从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惠州油田传来好消息,我国海上首套膜脱碳装置在惠州油田完成调试,具备投用条件,伴生气脱碳指标达到预期,具备向南海奋进号FPSO供给合格燃料气的能力。膜法脱二氧化碳净化装置作为该系统的关键设备,将原本只能放空燃烧的伴生气,隔除固液态杂质,分离出二氧化碳,实现变废为宝。为何要脱碳?在原油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气组分复杂的伴生气,但由于缺少回收利用装置,只能放空燃烧,不可避免存在能源浪费和二氧化碳排放。为从根源上... 2023-12-26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三大船企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2023年,对上海船舶工业来说是个值得庆贺和骄傲的一年。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三大船企——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勠力协力、齐头并进,圆满完成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造,年度交付6艘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 ,实现异船同坞和6批次高端船舶出坞等一系列重要生产任务。据统计,上海三大船企今年完工交船达58艘,新接订单达75艘、累计手持订单超210艘,同比分别增长20%、4%和15%。三大船企在均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生产经营任务的同时,奏响 2023-12-26

“深海一号”完成投产以来首次凝析油舱清舱检测作业

12月23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深海一号能源站顺利完成投产以来首次凝析油舱清舱检测作业,检测结果表明舱室运行状态良好、能源站设计契合深海油气开发实际需求,充分验证了由我国首创的深水半潜式储卸油生产平台设计的可靠性和先进性,对于我国油气开发进一步走向深海、实现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深海一号能源站是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中国海油供图 袁琛 摄中国海油采用半潜式生产平台+水下生产系统+海底... 2023-12-25

中海石油有限深圳召开2023年降本提质增效总结会暨成本分析会

12月22日,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简称有限深圳)召开2023年降本提质增效总结会暨成本分析会,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国资委稳增长工作要求,总结年度降本提质增效成果,交流经验做法,系统分析存在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赵春明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强调要继续锚定生产经营目标,将降本提质增效贯穿管理全过程,不断夯实公司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深水油气田根基,在集团公司创... 2023-12-25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