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我国海上首套膜脱碳装置在惠州油田完成调试

2023-12-26 10:11     来源:南海东部油田     脱碳 中国海油FPSO海上油气平台

近日,从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惠州油田传来好消息,我国海上首套膜脱碳装置在惠州油田完成调试,具备投用条件,伴生气脱碳指标达到预期,具备向“南海奋进”号FPSO供给合格燃料气的能力。

膜法脱二氧化碳净化装置作为该系统的关键设备,将原本只能放空燃烧的伴生气,隔除固液态杂质,分离出二氧化碳,实现“变废为宝”。

为何要脱碳?

在原油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气组分复杂的伴生气,但由于缺少回收利用装置,只能放空燃烧,不可避免存在能源浪费和二氧化碳排放。

为从根源上治理火炬排放,惠州油田向“零放空”发起挑战,大力推动适合海上平台环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等优点的膜法伴生气脱二氧化碳净化装置,在平台“安家落户”。

如何高效脱碳?

膜脱碳技术是利用不同气体分子通过中空纤维气体分离膜时,溶解扩散速率差异,将二氧化碳和可用燃料气进行分离,燃料气用于供给发电,同时二氧化碳可被有效捕集利用有效减少碳排放量。

在设计阶段,项目团队针对膜脱碳装置的“动力心脏”伴生气压缩机进行选型,从压缩机型式、驱动方式、配置成橇方法、设计要求等关键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多次实地验证选定了更适用于现场工况的往复式压缩机。

为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惠州32-5平台团队与作业队伍联合举办技术交底、现场模拟及多次实操培训,进一步夯实人员技能基础。

面对平台POB持续满员情况,不断优化作业方案,与施工单位进行“联合党建”成立“保运先锋队”,昼夜鏖战,抢抓台风天气窗口,确保现场作业进度及安全。

最终,历时一年多的调研、选型、安装、调试,伴生气回收脱碳装置成功“安家”惠州油田,为我国首个海上膜脱碳示范工程项目全面建成按下“加速键”。

未来,惠州油田继续推进党建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铆足干劲持续推动,绿色发展跨越工程落地见效,为中国海油绿色低碳发展增添新动能。

推荐阅读

首座陆地建造完工单体乌石23-5平台导管架顺利完成海上安装

12月20日,乌石17-2/23-5油田群联合开发工程项目首座陆地建造完工单体乌石23-5平台导管架顺利完成海上安装,乌石油田群开发建设取得关键进展。本次安装的导管架为四腿四桩总重约1285吨,4根主桩入泥约70米。导管架在天津完成装船作业后,在新丝路号驳船搭载下一路向南,历经半个月的航行,成功跨越约1750海里,来到乌石油田群所在海域。目前导管架已在海洋石油201的协助下完成下水就位、打桩固定等作业。乌石油田群位于乌石凹陷的东部,包括3座井口... 2023-12-29

中国海油南海东部陆丰油田年产油气重回200万吨

截至12月下旬,中国海油南海东部陆丰油田年产油气达200万吨,这是自1998年以来,陆丰油田时隔25年,油气年产量重回200万吨级,在三十而立之年重回巅峰。陆丰油田是南海东部最早一批开发生产的油田,首个生产平台于1993年投产,目前已发展为拥有7个海上设施:陆丰13-1、陆丰13-2、陆丰7-2、陆丰14-4、陆丰8-1、海基一号平台、海洋石油121 FSO以及1套水下生产系统的大型原油生产基地,持续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注入新动能。1993年10月,陆丰13-1油田成功投... 2023-12-28

渤海钻探:精细控压技术助力刷新海中海油渤海油田最深井纪录

近日,从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公司获悉,由渤海钻探管具与井控公司提供精细控压钻井技术的渤中19-6凝析气田的BZ19-6-M4井已顺利完井,其控压值0.2-4.5兆帕,累计控压时长227.5小时,并以5910.1米完井井深刷新中海油渤海油田最深井纪录。在钻井过程中,BZ19-6-M4井水平段存在多套微裂缝发育,目的层安全密度窗口窄,地质条件复杂,油气显示活跃,实钻过程中易发生溢流及漏失等复杂工况,井控风险极高,控压难度极大。为确保BZ19-6-M4井精细控压钻井技术服务的顺... 2023-12-28

“‘海油观澜号’启航”成功入选“2023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12月2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3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海油观澜号’启航成功入选。5月20日,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电网。海油观澜号是我国首个水深超100米、离岸距离超100千米的双百深远海浮式风电项目,年均发电量可达2200万千瓦时,全部用于油田群生产用电,每年可节约近1000万立方米天然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记录记者走进现场,对海油观澜号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报道,展现了海油观澜号... 2023-12-26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三大船企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2023年,对上海船舶工业来说是个值得庆贺和骄傲的一年。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三大船企——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勠力协力、齐头并进,圆满完成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造,年度交付6艘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 ,实现异船同坞和6批次高端船舶出坞等一系列重要生产任务。据统计,上海三大船企今年完工交船达58艘,新接订单达75艘、累计手持订单超210艘,同比分别增长20%、4%和15%。三大船企在均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生产经营任务的同时,奏响 2023-12-26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