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中集来福士“FPSO上部工艺模块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3-10-20 10:35     来源:中集海工人     中集来福士 FPSO海洋装备
攻克核心技术,实现订单零突破
FPSO是集生产、储油、卸油为一体的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可以理解为一座“海上石油加工厂”,总价值在30亿美金左右,它的主体由下部船体和上部模块共同组成。其中上部模块是整个装备的核心技术所在,涉及油、水、气等等复杂的处理工艺,虽然重量只占到全船的1/3,但价值要占到全船的60%左右。如果把FPSO誉为石油工业领域的“皇冠”,那么上部模块一定是其上最璀璨的那颗明珠。
 

FPSO被誉为石油工业领域的“皇冠”,其上部模块则是最璀璨的那颗明珠

2019年3月,中集来福士承接了国际知名的石油公司的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上部工艺部分模块EPC总承包项目,这是中集历史上第一个独立完成FPSO上部核心模块的EPC总承包项目,不仅自主完成了从基本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到采购、建造、交付的全过程,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和供应链上的垄断,实现了在此类业务订单的零突破。

“作为中集来福士首个国际FPSO的上部核心模块EPC项目,具有重大突破意义,这在国内也是第一家,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创新了 ”。中集来福士油气研发中心陈伟强调道。

EPC总承包意味着需要完成设计、采购和建造等全流程。尽管过去中集来福士也曾承接过相关的FPSO项目,但仅仅涉及最后的建造部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设计和采购部分则由船东或业主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或自己独立完成。

 

首次自主完成FPSO上部工艺模块从基本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到采购、建造、交付的全过程

为了能够具备EPC能力并承接相关项目,中集来福士一直在默默准备着。2017年随着中集海工业务多元化的转型,也为了抓住油气业务复苏的机遇,中集来福士成立了模块事业部,后升级为油气研发中心。近几年来引进了多名油气行业的专家型人才,逐渐构建了一支具有国际背景的、专业化的团队,并积极储备相关的专业技术。

为了拿到FPSO上部工艺模块的EPC订单,油气研发中心段凤江与陈伟及市场部的同事们一次次敲开客户的大门,通过一遍遍的介绍,最终打动了该项目的业主,才有了承接首个FPSO上部核心模块EPC总承包项目的宝贵机遇。据了解,此次打动业主最主要的原因,是看到了段凤江亲自带领项目团队做出的技术推演方案。他们通过前期详细的技术和经济比较,选出最优化的设计,不仅让业主看到了中集海工团队的专业性,也看到团队的努力和敬业。 “虽然过去还没有实际EPC的案例,但是当我们展现技术方案的时候,客户很惊诧,说很多关键技术点是他们都从来没想到过的,认为你中集的这个团队是很厉害的,由此建立了信任”,段凤江说道。

从拿到订单到如期交付,项目历经18个月,过程中项目团队始终怀揣使命感,各个专业紧密协同配合,加班加点,发挥了拼搏奋斗的精神。不仅完成了全流程的自主设计,并形成了多项自主核心技术,其中包括13项自主知识产权。该项目也获得了业主的认可和行业的赞誉,为中集敲开了FPS0及模块在国际国内EPC项目的大门。

2022年,中集来福士也成功入选该知名石油公司总包资质的供应商之一,过去在中国具有该资质的公司仅有一家。更重要的是,凭借专业高效的核心技术攻关、过硬的项目建造和项目管理能力,该项目较预算实现了较为可观的节约,让创新的价值实实在在地落实到了经济效益上,也成为此次获得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重要原因。

“风雨过后才能见彩虹”,段凤江回忆项目走来的一路的艰难,尽管过程中不断面临资源不足、人员不足,项目难度精度等各种挑战,但他们始终坚信坚持创新的价值。

中集来福士“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上部工艺模块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充分发挥工程师的价值

如果在海上建造一座“海上石油加工厂”,相比陆地,它的设计建造又将会面临哪些挑战呢?

海上FPSO平台,除了要满足和陆地上同样的石油的开采、加工处理、输送等功能外,还需要解决海上作业空间布置、作业效率问题,要适应从几十米到几千米不同水深作业的稳定性,同时还要能应对海风、海浪,暗流以及恶劣环境,并满足25年长周期作业的要求等等……,对于从来没有一个完整EPC项目经验的团队而言,这是一次极具挑战的项目之旅,对全体油气事业中心的工程师们而言,这也是一场艰苦的“硬仗”。

“尽管挑战很艰巨,但是我们充满信心”。油气研发中心张文斌认为信心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我们有一个熟悉行业规范标准、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第二,团队做了充分的准备;第三,公司及领导的全力支持

 

中集来福士油气研发中心张文斌和团队研讨项目

目前,FPSO平台的建造首先要满足美国石油协会和国际船级社的标准,国内在该领域还是空白的,所以设计建造、材料选型的标准、参数都要以国际为主;同时还要满足国外业主或石油公司的要求,过去他们模块的设计和建造都是以国外公司为主,供应链也掌握在国外供应商的手里。

作为首次承接FPSO上部核心模块的EPC项目,中集海工取得了多项显著的创新成果。 不仅自主完成了模块的基础设计工作,以及模块内各系统的管路、电仪、阀门等设备系统设计,研发了模块自动化控制逻辑原理和系统软件;完成了各个节点的大量数据分析,通过了船级社严格的考核,同时实现了模块减重700吨,设计成本节省近千万。

国产化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通过自主设计优化转型,全方位论证国产化的可行性,取得业主的认同,最终在钢材、有色金属管路、压力容器、阀门及附件等材料方面实现95%及以上国产化率,节省了采购成本。

这些创新是如何实现的呢?张文斌认为创新的关键在于发挥工程师的价值。首先,工程师要学会如何用数据说话。所有设计的完成都要依靠数据的输入,包括海洋环境参数,石油勘探报告等,规范标准背后同样是数据,工程师们对大量数据的研究分析奠定了创新的基础;其次,如何以数据为基础,并兼顾客户对功能、质量、进度的要求以及我们自身国产化和成本降低的创新目标,最终在平衡中选择一个最优的并且双赢的方案,这就考验工程师的能力和经验了。

张文斌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根据安全规范吊机的高度需要满足3米,但设计不是这么简单,需要根据实际的功能需求,流程管理等去不断优化高度,而一个具体优化会影响一个系统的优化。“规范只是告诉你‘要求是什么’,但是不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工程师需要经过很多次的尝试,一步步的走向理想,走到满足实际情况下最合理的结果。我认为工程师的价值体现在如何把事实变成产品,这需要极高的创造性思维”,张文斌说道。

中集来福士过去承接的相关项目主要以施工设计为主,但这个EPC项目要求从基础设计、详细设计到生产设计都由自己完成,这对技术团队的知识,经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电仪专业为例,作为连通整个项目的“血管”,尽管面临挑战,但此次实现了95%的电缆利用率,充分体现了工程们的价值。

一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团队

段凤江是一名具有30多年丰富经验的油气行业专家,从新加坡转战中国,他内心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能够为中国油气事业发展做出贡献。今天他依然清晰的记得,2017年7月的一天,他和中集来福士总裁王建中的一次见面,两人就油气事业发展深聊了几个小时,这份难得的共识让他当即决定加入中集。

在公司的支持下,段凤江快速规划油气业务发展,打开市场,但最重要的还是人。首先,他们从国际和国内的知名油气公司引进了一批在工艺、结构、仪表类等专业首屈一指的专家团队,均具有20多年以上丰富的专业经验,他们的加入构成了中集来福士坚定推进油气事业的底气。吸引他们加入中集有两个共同的原因:一个是对中集海工发展油气业务共同的愿景和使命;一个是中集优秀的机制和文化,能够给想干事能干事的人一个好的平台。

“一边做业务,一边带队伍”是油气研发中心组织发展的策略。几年来,在“引高手,带高徒”这一传帮带人才培养和技能传承的机制下, 他们一边以项目为依托,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吸纳和培养新生力量;一边通过一个个挑战项目和技术创新课题,以及一个个专家培训等平台,让年轻工程师们在项目中快速历练和成长。 目前,油气研发中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专业的拥有模块EPC总包能力的团队,尤其是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年轻的工程师队伍。

对段凤江而言,他的目标是:通过3到5年的时间,建成一直具有较高专业影响力的团队,从而更好地支撑中集油气事业蓬勃发展。尽管目前现有团队在专业能力、语言及对接国际市场的能力方面已经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但他仍然有着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提升团队创新能力方面。他提到,未来一方面会通过业绩合同制等激励机制牵引团队创新的积极性,一方面则通过持续强化创新和学习的文化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中集来福士油气研发中心团队(部分成员)

采访中我们在中集来福士油气工程师的身上看到了一种自发创新的活力和热情,然而这种自下而上的创新,其实根源于中集来福士一直以来的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文化。几位受访者在分享中均提到,中集来福士总裁王建中对创新的高度重视,每次见面问最多的就是最近对新业务,新方向的观察,对创新的想法,并鼓励他们“想好了就往前冲”,也坚定团队不断创新的信心。

 

自该项目成功后,中集来福士近两年已斩获了多个模块EPC项目订单,成为公司战略发展重要的支柱。“过去都是我们去敲门,告诉人家我们能做什么,但现在都是客户主动找上门来,问我们要不要做这个项目 ”。陈伟的这句话也让我们更加坚信:中集来福士的油气事业也将走向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推荐阅读

全球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开工!

10月18日,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在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举行全球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开工典礼。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主任吴有生院士,江苏省国防科工办副主任王慧、省工信厅民爆船舶处处长程梦玮,无锡市政府副秘书长李亚萍以及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江阴市政府领导,连云港市政府副秘书长马东以及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领导,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科信部副主任常文君、中国船级社副总裁王宏伟,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执行主任何春荣、副主任周伟新,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子友,中国 2023-10-19

Yinson率先在安哥拉 FPSO Agogo试点建设海上碳捕获和封存工厂

Yinson Production Pte Ltd 与 Azule Energy 一起,正在安哥拉 FPSO Agogo试点建设海上碳捕获和封存 (CCS) 工厂。这是实现零排放 FPSO 概念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概念旨在减少碳足迹,为海洋生产行业脱碳铺平道路。 2023-10-19

亚洲最大半潜船“新光华”轮成功装载超大型钻井平台

当地时间10月2日上午,亚洲最大半潜船“新光华”轮在挪威OLEN港成功装载一座重41132吨、长116米、宽97米、高128米的超大型钻井平台,再次生动诠释中远海运特运“举重若轻的实力,举轻若重的精神”,展现了“大国重器”“大国船队”的实力与风采! 2023-10-18

印度SPE 推出新一代大型FPSO船体设计概念!

印度Shapoorji Pallonji Energy Pvt Ltd(SPE)日前披露了其新一代标准化大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的新型船体概念设计Sterling Streamline。据悉,SPE是印度唯一专业的FPSO设计、建造和运营商,同时也是FPSO船东,目前正在开发这种新的船体设计,为海工行业提供一种合适的现成解决方案。 2023-10-17

交易签约金额436亿元!2023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落幕

2023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15日在福州落幕。记者当日从主办方处获悉,本次博览会落实交易签约金额436亿元 (人民币,下同),意向成交金额180亿元,涉及临港项目、海上牧场、绿色能源、海洋渔业装备等。 2023-10-16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