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10月10日,位于揭阳惠来临港产业园的国家电投前詹通用码头一期项目正式开放口岸,标志着粤东地区首个“海上风电母港”正式投入运营。
前詹通用码头地理位置优越,距国际航线约22海里、国内航线约10海里、广州港约220海里。港区陆域总面积达到22万平方米,进港航道水深15.4米,航道长度3590米。码头配套建设了7万吨级和3千吨级通用泊位各1个,工作船泊位1个,还建有防波堤、护岸、港区后方堆场及仓库等设施。此外,码头拥有40米宽的临港大道直通码头,年设计吞吐量为324.6万吨,按照《国家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标准》Ⅲ级口岸配套标准建设。
在规划设计阶段,前詹通用码头就系统性地融入了海上风电大部件运输要素,着力搭建海上风电装备高效转运专属通道,成为粤东首个“风电母港”。码头以海工装备装卸、海上设备运维为核心业务,聚焦海洋工程产业链,兼顾散货、杂货装卸与仓储,高效保障大宗商品物流,力争成为本区域衔接海洋产业与陆地经济的重要枢纽。码头的建成投运,将带动海洋装备制造、新能源、物流贸易等关联产业的协同发展,完善揭阳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整体提升区域港口群综合竞争力。随着口岸正式开放,码头将成为揭阳市首个对外开放的通用码头,成为区域海洋经济集群化发展的重要硬件支撑。
未来,前詹通用码头将紧紧围绕揭阳市产业发展需要,锚定“大宗散货集散、海上风电、能源”三大领域,助力揭阳市做强海洋经济。在大宗散货集散业务方面,主要服务“中储粮+社会需求”及部分集装箱业务,增强粮食服务功能,除满足中央储备粮需求外,还将拓展粤东地区相关业务,利用揭阳市冷库资源及口岸开放优势,拓展国际冷冻食品业务。在海上风电业务方面,将打造“风电母港+运维基地”,服务园区企业出海及粤东海上风电运维基地业务,配套支持性泊位。在能源业务方面,将聚焦火电厂自用需求,一期投产后年燃煤需求约400万吨,未来力争煤炭年吞吐量达1000万吨左右。
前詹通用码头的正式开放,不仅为粤东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揭阳市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腾飞提供了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