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基地创新实施"生产+技术"双轮驱动管理模式,项目团队严格落实"日事日毕",并且定期开展质量安全优秀员工及团队评选。通过一系列举措,该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一批次的5根单桩以100%合格率完美通过第三方检测;4根正在进行涂装收尾;7根进入关键总组阶段;6根完成管段制作;另有10根稳步推进管节制作。
更令人振奋的是,项目组严格按照"梯队式"要求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第二批次单桩的制造周期较第一批次缩短了7%,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技术攻关和管理创新。
焊接+防腐双突破!
党员突击队攻克生产难题
为适应苏格兰北海恶劣的海洋环境,项目在桩体焊接和防腐涂层上有更高的要求,对工艺的检测标准也更为严格。项目团队抽调了专业精湛的技术、生产、质检人员,成立党员突击队,持续攻关,成功解决了大厚度钢板及法兰焊接变形控制、深海防腐体系应用等多项技术难题。
从35天到17天!
涂装工艺革新跑出“加速度”
涂装车间的提质增效成为本项目的一大亮点。项目初期,由于新进工人对自动化设备操作不熟练,首根单桩涂装周期长达35天,严重制约了整体进度。
为此,项目组迅速成立专项攻关小组,通过引入精益生产理念优化工艺流程、升级关键设备、强化人员技能培训,“三管齐下”,实现了涂装效率的阶梯式提升——第5根单桩涂装周期缩短至25天,第7根进一步降至23天,至第8根时已达成17天的标准周期目标,整体效率提升51%。
如今,整条涂装生产线已经脱胎换骨,成为项目提速的"助推器"。
精准到天!
基地备战首批单桩出海
随着基地生产效率的快速提升,项目的交付也逐渐提上了日程。第一批单桩已定于7月30日前完成装船前检验,8月10日正式装船,预计8月20日发运。后续三个批次的运输计划也将根据生产情况精确排定,确保整个项目按时交付。计划管理工作精准到天,展现了团队卓越的项目执行能力。
该项目负责人表示,尽管本项目挑战严峻,却是锤炼项目制管理、打造专业化团队的战略机遇。项目团队将严格遵循“重策划、强执行、多复盘” 的方针,统一管理模式与思想共识,协同推进各项工作,在实践中学习、在总结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