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风电平台新闻

“海油观澜号”一体化集成作业 创国内多项建造纪录

浮式风电平台是一种可在水中漂浮并捕捉风能发电的装备,通过在浮体内部注水压载,实现在水中漂浮并保持平衡状态,以克服海水对风机基础的晃动作用。 “海油观澜号”是我国第一个,工作海域距离海岸线100公里以上,水深超过100米的浮式风电平台。它是如何建造出来的? 一体化集成作业是浮式风电平台陆地施工阶段的最后的环节,整个过程就是将各种不同形状、尺寸的大型结构以搭积木的形式组合在一起。其中,相当于风机“大脑”的机舱重达260吨,吊装至塔筒顶端,使用的2000吨加强型履带吊跨距达到46米,吊高近140米,比世界著名 2023-03-27

离岸136千米,水深120米!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出海

3月26日,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在珠海福陆码头拖航出海,并将前往海南文昌海域进行安装和调试。这是明阳智能继建成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之后, 再次研制、下线抗台设计难度最大、国内首次走向“双百”挑战的半直驱抗台型漂浮式风机。 2023-03-27

“海油观澜号”顺利起航 海上油气开发向“绿电时代”迈出的关键一步

记者26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在广东珠海福陆码头启航前往海南文昌海域。这标志着我国深远海风电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海上油气开发迈出进军“绿电时代”的关键一步。 “海油观澜号”将安装于距海南文昌136公里的海上油田海域,通过9根总重超过2400吨的锚链牢牢拽住这个“海上摩天轮”。投产后,风机年发电量将达2200万千瓦时,所发电力通过1条5公里长的动态海缆接入海上油田群电网,用于油气生产,每年可节约燃料近1000万立方米天然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 2023-03-27

漂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管桩钢全部湘钢造

漂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这个全球首座水深超100米、离岸距离超100公里的“双百”海上风电平台,管桩所用钢材全部采用湘钢钢板。 2023-03-16

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推动深远海风资源开发加快

近期,三峡能源浮式海上风电平台全耦合动态分析及其装置研发项目顺利通过专家验收评审会。同时,项目试验样机工程“三峡引领号”成功投产运行,标志着我国已具备大容量抗台风型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的自主研发、制造、安装及运营能力。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近海风电资源开发逐渐饱和,风力发电走向深远海成为趋势。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推动深远海风资源开发加快。 2023-03-16

“观澜”出坞 追风启航

3月3日,我国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的浮体结构已经从青岛启程10天了。它正去往1200多海里外的珠海,在那里将与风机和塔筒完成一体化集成,随后它将载着“大风车”抵达文昌油田群所处海域,为海上油气生产平台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 2023-03-06

“海油观澜号”顺利起拖开航由青岛驶往珠海!

2月23日9时,由中海油建造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在青岛海事局保障下顺利起拖开航,由青岛驶往珠海,全程近1420海里,航行时间约15天。 2023-02-27

我国首台漂浮式海上风电系统装备的研发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2月16日,三峡集团所属三峡能源《浮式海上风电平台全耦合动态分析及其装置研发》科研项目顺利通过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专家验收评审会。 2023-02-23

山东青岛:中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完成浮体总装

“海油观澜号”是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首次自主完成研发、设计和建造的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在单位兆瓦投资、单位兆瓦用钢量、单台浮式风机容量等多个指标上,均处于中国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团队通过优化平台尺度、增设高效阻尼结构等技术创新,使该浮式风电平台在极端台风条件下倾角不超过10度,具备抗最大17级以上超强台风能力,可在每秒84米的风速下保障风机安全,避免海浪破坏风机叶片。 2023-01-03

我国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国产化研制及示范项目开工

近日,文昌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浮体在中国海油海油工程青岛建造场地正式开工建造,标志着我国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国产化研制及示范项目正式进入工程实施阶段。 2022-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