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油观澜号”装机容量7.25兆瓦,由浮式基础和风机组成,整体高度超200米,吃水总重达11000吨。据中国海油新能源分公司工程建设中心总经理康思伟介绍,“海油观澜号”是我国第一个工作海域距离海岸线100公里以上、水深超过100米的浮式风电平台,它的建成投用使我国海上风电的自主开发能力从水深不到50米提升至100米级以上,为我国风电开发从浅海走向深远海奠定坚实基础。
“海油观澜号”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最深最远,同时也是全球首个给海上油气田供电、海域环境最恶劣的半潜式深远海风电平台。它将被安装于距海南文昌136公里的海上油田海域,9根总重超过2400吨的锚链将牢牢拽住这个“海上摩天轮”。投产后,风机年发电量将达2200万千瓦时,可满足3万人一年的用电需求,所发电力通过一条5公里长的动态海缆接入海上油田群电网,用于油气生产,每年可节约天然气近1000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
与陆地风电相比,海上风电所处的高湿度、高盐雾、长日照、海水、海泥、漂浮物、浮冰等恶劣的海洋环境,必然使海上风机面临严峻的腐蚀考验,且维修成本巨大,因此海上风电设计寿命一般在25年以上,其防腐蚀设计寿命也应超过25年,同时腐蚀控制系统也必须能够承受各种环境的考验,比如海泥、海水、浪花飞溅、海洋大气以及持续的机械损伤、磨损。
目前,海虹老人、PPG、阿克苏诺贝尔、佐敦、美凯威奇等外资品牌占据着我国风电涂料市场主导地位,特别是海上风电涂料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在海上风电市场的防腐涂料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的局势下,海隆赛能坚持高品质产品与高端市场发展策略,潜心钻研苛刻环境下的防腐涂料产品体系,获得了全球最高防腐体系测试要求的NORSOK M 501的认证,成为首批获得此项认证的民族品牌。
海隆赛能主要从事重防腐涂层材料的生产及销售,产品涵盖了售石油专用管道涂料、输送管道涂料、船舶涂料、工业防护涂料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管道、船舶、风电、井下装备、海上工程装备等领域。公司在管道涂料和船舶涂料市占率位居国内行业前列。石油管涂料市占率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第一。
涂界记者注意到,海隆赛能2022年与青岛天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钦州锦峰海洋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制造的“青洲四海上风电11MW”项目,开展了首次合作,成功涉足海上风电领域。同时,海隆赛能还服务于“中海油深远海浮式海上风电7.25MW”、“广东汕头海上风电12MW”等风电项目。海隆赛能成功迈入海上风电新领域,彻底打破海上风电项目被国际品牌垄断的局面。
去年,海隆赛能还成功助力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为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精铟03”号顺利交付。该项目全船使用海隆赛能船舶涂料解决方案:环氧富锌底漆、无溶剂环氧饮水舱漆、通用环氧防腐底漆、多用途环氧连接漆、无锡自抛光共聚物防污漆、油性耐高温漆、高光聚氨酯面漆。
据悉,重点针对目前风电铸件领域快节奏防腐施工要求,海隆赛能已自主研发了行业领先的兼具防腐与耐候性能的聚天门冬氨酸酯涂料、厚浆型快干环氧磷酸锌涂料等一系列风电防腐快速解决方案。海隆赛能还为客户提供风电领域的差异化解决方案,例如防霉菌涂层解决方案,水性产品解决方案以及耐风沙外壁涂层解决方案等。
据了解,我国目前已建成20多个海上风电产业园,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超过3000万千瓦,持续保持世界第一,近海风电资源开发利用已趋近饱和。推动风电挺进拥有更优质风能资源和更少人类活动的深远海,对我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风电产业链和供应链具有积极意义。随着海上风电市场继续发展,风电涂料也将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