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粮仓新闻
“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位于湛江市东海岛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时,站在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的高度,强调要大力发展深海养殖装备和智慧渔业,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这为进一步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2023-04-17
今年五一假期前,“耕海1号”二期项目将正式投入运营,届时游客可乘船登上这条“项链”,感受“蓝色粮仓”+“蓝色文旅”的独特魅力。“耕海1号”是全国首座综合性、示范性、集成性的智能化大型现代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 2020年7月10日,“耕海1号”一期项目一经投入运营, 便备受关注。
2023-03-20
3月14日,由浙江万里学院联合中国海洋大学,与宁海县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 启用仪式在宁波市宁海县举行。研究院首席专家包振民 教授介绍说,海洋渔业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部分,是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尤其浙江海域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条件,为海洋渔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被称为中国海洋渔业的宝库,有“天然鱼仓”的美誉。浙江渔业走在我国海洋渔业前列,是打造“蓝色粮仓”的主战场。
2023-03-16
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温岭市石塘海上平安民间救助站站长郭文标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建议推动浙江经验上升到全国层面,积极推进我国渔场修复振兴,努力实现我国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状况的根本性好转。要明确“全国一盘棋,养护中国海”国家战略,拟订今后十年(2023—2032)乃至三十年中国沿海(渔场)修复振兴行动计划及实施方案,实施近外海渔场全国统一管理, 夯实国家蓝色粮仓安全根基。
2023-03-13
以海为田,建设海洋牧场,构筑“蓝色粮仓”,是我国几代海洋科学家的构思和梦想。进入21世纪,在政府、院所、企业等多方推动和实践下,这一梦想最终照进现实。
2023-02-20
该项目位于山东省昌邑市北部海域,离岸14-18公里,由三峡集团所属三峡能源投资建设,共布置有50台单机容量6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及一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同时配套建设昌邑海上风电场监测观测站,将海洋环境观测数据同步上传至山东省海洋观测网。
该项目不仅是山东省首个海洋牧场与平价海上风电融合示范项目,也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之一。项目通过立体式开发实现集约化用海,提高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山东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样板,构建“绿色经济+蓝色粮仓”的新旧动能转换模式
20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