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洋能源新闻

海洋能源科普——浮式平台

在深水油气开发中应用最多的是深水浮式平台,包括小型张力腿平台、张力腿平台、半潜式平台、桁架式深吃水立柱式平台、深吃水立柱式平台、浮筒和浮式生产储油装置等7种类型。本文重点介绍目前常用的张力腿平台、深吃水立柱式平台、半潜式生产平台和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该4类浮式平台(船)中前3种具备钻井和修井能力以及非船形结构,FPSO为船形结构且不具备钻(修)井能力。 2024-01-29

海洋能源科普——海上油气生产平台

海洋油气生产平台是海洋油气田开发的主要设施之一,大多数钻井平台都可以改造成为生产平台,另外还有一些平台可直接用于生产平台,如FPSO。从平台适用水深来看,能用于浅海石油开发的平台主要有导管架平台、自升式平台、重力式平台、顺应塔式平台等,另外水深不受限制的半潜式、FPSO等平台也可用于浅水区。 2024-01-29

海洋能源科普——海上油气的生产与集输特点

海上油气田的生产就是将海底油(气)藏中的原油或天然气开采出来,经过采集、油气水初步分离与加工、短期的储存、装船运输或经海管外输的过程。由于海上油气生产是在海洋平台上或其他海上生产设施上进行,因而海上油气的生产与集输,有其自身的特点。 2024-01-29

海洋能源科普——海洋钻井设备

隔水管是深水钻井的主要设施之一。隔水管是深水钻井从浮式平台至海床以下地层进行钻井作业的一个通道;隔开海水,提供钻井液循环的途径。隔水管又是压井管汇、截流管汇、水下防喷器液压控制管汇和控制缆线的一个重要载体。隔水管悬重很大,以壁厚25mm、直径21in(11in=0.0254m)管为例,每米约0.9t,在水深3000m处,空气悬重为2700t,需装设浮力块,减轻90%-95%的重量,以达到作业条件。 2024-01-29

如何发展海洋经济?沿海省市两会代表委员各抒己见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 ,全国各地“两会”陆续召开 ,沿海省市众多 代表 委员从加快建设海洋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远洋渔业、建设“蓝色粮仓”、优化海洋牧场布局等多个角度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建言献策。部分沿海省市两会代表委员发言如下: 2024-01-29

2023年度“全球最佳风电机组”评选结果公布,明阳智能风机产品连续三年斩获金奖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国外风电行业媒体Windpower Monthly公布了2023年度“全球最佳风电机组”评选结果。明阳智能以创新研发引领产品先进可靠,凭借三项全球金奖、两项全球第二,以及多个“全球最佳”的成绩领跑行业,并蝉联全球创新产品入选榜单最多的风电企业 ,展现了明阳研发团队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的强大实力,同时也彰显出全球市场对明阳风电产品的高度认可。明阳智能风机产品连续三年斩获金奖,以硬核创新研发实力引领全球大风机技术发展。 2024-01-29

LHD1600奋进号并网电量突破300万千瓦时!

海洋能源网获悉,2024年1月29日,LHD1600奋进号并网电量突破300万千瓦时。作为我国首台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LHD1600“奋进号”采用“涨潮退潮双向发电”,额定功率1.6兆瓦。 2024-01-29

申能CZ2、大唐CZ3海上风电项目集中开工!

海洋能源网获悉,1月28日,申能CZ2、大唐CZ3海上风电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儋州市举行。省长刘小明宣布项目开工。申能CZ2项目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总投资约150亿元,总面积约191平方千米,配套建设2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和1座陆上集控中心。是申能集团第一个整装规模超百万千瓦,第一个应用项目管理标准化、基建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海上风电项目。 2024-01-29

“华清号”气动式海浪发电装备成功下水!

海洋能源网获悉,2024年1月26日11时,在广东江门市新会区民华船艇科技有限公司码头,以清华大学水利系张永良教授为核心的团队历经近20年艰苦卓绝的技术攻关、数万次试验验证,研发的“华清号”气动式海浪发电装备举行了隆重下水仪式,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刘晓丽副院长、清华大学水利系学术委员会主任金峰教授、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郑新刚副院长、江门市副市长周佩珊、江门市新会区政协副主席谭圣钳等有关单位领导及嘉宾的共同见证了这一盛典。 2024-01-29

海洋经济数字化提升工程!福州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发布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福州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发布。重点提出, 构筑空天地海一体传输网络。 发挥福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数据交换口岸作用,扩容“海峡光缆1号”出入口通道,增强辐射海峡和“海丝”沿线国家与地区的通信枢纽能级,推进海峡两岸出入口局升级为区域性出入口局,通达方向进一步扩大至东亚、东南亚地区。进一步挖掘“天通一号”卫星系统潜能,推动在个人通信、农林牧渔、应急抢险等应用场景中的应用。立足北斗卫星导航,聚焦海洋生态、港口建设、商业航天、水下无人系统、海洋新能源等 202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