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洋技术新闻

欧洲海洋数据生态系统正逐步建立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海洋行业也开始注重数字化转型和数据的收集与利用 。欧洲正在积极推进数据空间和数据生态系统的建设,以促进数据的分享和处理。德国海洋技术公司TrueOcean正在开发一种安全的云服务 ,通过对海洋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持。同时,Marispace-X项目在海洋数据生态系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应用导向的试点项目,为海洋领域的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开辟了新的道路。 2023-05-18

2023年数字孪生海洋国际峰会第一轮通知

为促进数字孪生海洋技术的开发及其应用示范,由“数字孪生海洋(Digital Twins of the Ocean, DITTO)”国际计划(获联合国“海洋十年”计划官方认可的全球计划)发起主办,福建海洋创新实验室(筹)和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共同承办,作为2023年厦门国际海洋周的重大特色活动之一,第二届数字孪生海洋国际峰会(DITTO Summit 2023)将于2023年11月9日-12日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酒店召开。届时拟围绕感知、模拟、可视等主题邀请全球专家学者共同参加,并请重磅 2023-05-13

广东海洋大学圣彼得堡船舶与海洋技术学院获教育部批准

日前,教育部对2022年下半年各地上报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进行了评审,依照专家评议结果,批准共计16个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25个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广东海洋大学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广东海洋大学圣彼得堡船舶与海洋技术学院”名列其中。这是该校获批的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实现了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新突破。 2023-05-13

海光同行,向阳而生! 2023中国海上光伏大会即将召开

近两年,我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确立为顶层战略布局,并研究出台政策,引导大型光伏发电项目使用戈壁、荒漠、荒滩等未利用地建设,推动海上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据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底,我国已经确权的海上光伏用海项目共28个,累计确权面积达1600余公顷。在国家政策的驱动下,沿海城市积极响应双碳目标,陆续着手重点发展海上光伏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下,海洋的特殊环境使海上光伏项目面临案例经验少、配套政策不足等用海... 2023-04-19

2022年度上海海洋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公示

由上海海洋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组织的2022年度上海海洋科学技术奖工作已结束,根据《上海海洋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规定的评审流程,经过专家严格评审,共评选出2022年度上海海洋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14项,其中,海洋技术发明奖:特等奖0项,一等奖0项,二等奖0项;海洋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青年科技创新奖6名。 2023-04-11

第六届全国海洋技术大会(第二轮通告)

为切实把握国际海洋科技迅速发展的态势和我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机遇,着眼国家海洋安全与海洋技术发展的长远利益,大力发展海洋技术与装备,推进我国海洋事业发展,通过举办系列海洋技术大会,为从事海洋技术及其装备研究的单位和研究人员搭建学术平台,交流海洋技术的学术与应用研究成果,研讨海洋技术发展新趋势及发展目标;同时探讨开展合作的方式,共同设计承担海洋技术领域的重要科技项目,为发展海洋技术做出贡献;并交流海洋技术类专业建设经验。 2023-03-07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应邀参加第五届亚洲海洋风能大会

2022年12月8日至9日,我中心受邀参加由上海市工业合作协会、全球离岸风电论坛(WFO)、决策者智库(CDMC)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亚洲海洋风能大会。本届亚洲海洋风能大会共有350位来自政府、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的专家学者以及开发商、整机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等企业的从业人士参与。本届会议的目标是在能源转型背景下,聚焦亚洲海上风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专注在日、中、韩、泰、印等亚洲地区推进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与合作。 2023-01-16

多家单位开展国内首个海洋温差能国家标准的制订工作

温差能是资源量最多的海洋可再生能源之一,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在国家大力倡导“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为促进国内海洋温差能开发技术的进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牵头并联合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等多家单位开展了国内首个海洋温差能国家标准《海洋温差能转换电站设计和分析的一般指南》的制订工作。 2022-08-26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研究员罗续业: 促进“深海关键小件”核心创新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研究员罗续业指出,我国海洋领域卡脖子和“深海关键小件”的发展现状,与建设海洋强国的要求极不相称,已成为制约我国海洋技术发展、科学创新的瓶颈和薄弱环节。“亟需增强政策驱动力,促进卡脖子技术和深海关键小件核心创新。” 挪威技术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白勇表示,“山东海洋工程过去十年得到飞快发展,已成为全国最大、最领先的省份。‘最大’体现在,山东本身是个大省,山东从事海洋高端装备产业的企事业单位特别多。‘最领先’体现在,山东有胜利油田,石油管道装备企业是世界一流的。” 2022-08-11

海洋新能源产业发展论坛吹响海上新能源开发号角

昨日下午,东北亚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论坛暨2022中国海洋经济论坛分论坛——海洋新能源产业发展论坛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来自挪威船级社、英国碳信托、英国海上能促中心、国家电投、中国电建、中国华能、中集海洋、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山东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10余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聚焦海洋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就全球海上新能源展望、“双碳”战略下海洋新能源产业发展、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项目开发、海上新能源用海管理政策等主题进行了相关探讨。 2022-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