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多家单位开展国内首个海洋温差能国家标准的制订工作

2022-08-26 13:32     来源:海洋能发展中心     可再生能源
温差能是资源量最多的海洋可再生能源之一,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在国家大力倡导“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为促进国内海洋温差能开发技术的进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牵头并联合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等多家单位开展了国内首个海洋温差能国家标准《海洋温差能转换电站设计和分析的一般指南》的制订工作。

全国海洋能转换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根据2022年工作计划安排,于6月28日召开了标准起草工作组会议,会议采用视频会议的方式。

会议邀请了来自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实验室(湛江)、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有限公司、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多名专家学者参加。海洋能发展中心汪小勇主任作为标准编制组邀请的专家参加了标准起草的讨论。

会上,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针对该标准在采标过程中出现的翻译不准确问题、中文的用语习惯问题以及其他专业术语问题等提出了各自的想法和建议,标准编制组表示,通过逐字逐句地讨论,收获颇丰,将按照各位专家学者的建议对标准做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目前国际上已经实现兆瓦级海洋温差能转换电站的制造和运行,并且出版了《IECTS 2600-20:2019海洋能-波浪能、潮流能和其他水流能转换装置-第20部分:海洋温差能转换装置设计和分析-一般导则》。国内装机容量最大的海洋温差能转换电站仅千瓦级,关于海洋温差能的标准尚处于空白。为了追赶国际海洋温差能开发利用技术的步伐,促进国内海洋温差能开发技术的进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牵头并联合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等多家单位开展国家标准《海洋温差能转换电站设计和分析的一般指南》的制定。

推荐阅读

七〇四所兆瓦级海洋温差能发电设计方案获CCS颁发AIP认证

海洋温差能(OTEC)通过海底1000米海深、4℃左右的冷水和海洋表面25℃左右的温水之间进行温差换热的原理产生循环介质蒸气,推动涡轮透平转动实现发电。我国近岸海洋能资源潜在量约为6.97×108 kW,60%以上分布在南海;其中温差能技术可开发量占比高达34%,具有稳定、全时段、可再生等优点。 2022-12-02

海洋热电站——海洋温差能

海水表面的温度和海水深处的温度是有高有低的,海洋不同水层之间的温差很大,一般表层水温度比深层或底层水高得多。我们都知道热量会从高温处向低处传递,同样,在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水温差作用下,也会发生热量的传递,这种热量学名叫作海洋温差能,它以热能的形式存在,是海洋能的一种重要形式。海洋表面海水吸收太阳的辐射能,把大部分的太阳能转化为海水的热能储存在海洋的上层。另一方面,接近冰点的海水在接近1000米的深处,大面积从极地缓慢地流向赤道。 2022-01-12

国内外海洋温差能发电技术最新进展及发展建议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社会对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日益重视,加上化石能源日渐枯竭,海洋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逐渐走人人们的视野,加快开发利用海洋能已成为世界沿海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 2018-08-12

科普海洋清洁能源——温差能

海洋温差能是指海洋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1000m左右)之间由温差而导致的热能,是海洋能的一种重要形式。 2017-12-06

海洋应用在军工领域的新闻与资讯

海洋应用在军工领域的新闻与资讯 2023-02-15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