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洋产业新闻

打造“珠海造”新名片——珠海现代化海洋牧场正式动工

海洋能源网获悉,3月20日,伶仃牧场2号伶仃牧场3号矩形柱稳式半潜养殖网箱平台在粤新海工中山建造基地开建,由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洋集团)投资、由海洋集团旗下海洋装备研究院研发、由粤新海工子公司中山市新达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建造,具有珠海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通过打造珠海造新名片,做好海洋产业发展大文章,助力珠海抢滩海洋牧场装备蓝海,实现装备技术建模出海走向全国。该系列网箱适用于15—30米海域,设计寿命30年,具备50年一... 2024-03-22

盐城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洋能源网获悉,近日,盐城市人民政府印发盐城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部分摘要如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支持盐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和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部署要求,发挥江苏沿海地理中心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的区位优势,坚持安全发展、绿色低碳发展、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强化海洋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培育壮大海洋产业,扩大海洋开放与合作,建设一批带动性强的海洋产业项目和科技创 2024-03-12

广东14个沿海城市2024政府工作报告海洋产业规划布局

广东作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重镇,2023年海洋生产总值占比达14%、总量连续29年居全国首位,其海上新质生产力的力量演绎,从14座沿海城市便可窥见。 2024-03-11

蓝海科技产业园揭牌!

开幕式现场举行了蓝海科技产业园揭牌仪式。据悉,蓝海科技产业园由南方海洋实验室牵头建设,重点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海水养殖、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海洋装备与新型仪器等方向 ,采用市场化运营机制,引育专精特新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技产业专业化园区,支持珠海市海洋产业发展。 2024-03-07

强化海洋产业和科技,支持宁波建设现代海洋城市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在会议前夕全国两会代表就如何助推海洋高质量发展的话题纷纷给出自己的谏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浙江省科协副主席王立平此次带来了《关于支持宁波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的建议》,他表示,“港”“市”互促,为提升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奠定了基础,通过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系统推进“港产城文”融合发展,有助于高水平重塑陆海统筹的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更好助推宁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 2024-03-05

深圳海洋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院长崔军红:以优势海洋电子信息业为切入点,构建深圳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

深圳海洋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院长崔军红建议,深圳以优势海洋电子信息业为切入点,以电子信息赋能各海洋经济细分行业为路径,以海洋产业试验场为抓手,构建深圳市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 2024-02-04

青岛“海洋15条”两年评定奖补资金9442万元,70%海洋产业项目或产品,25%海洋人才和科技创新

青岛“海洋15条”:两年评定奖补资金9442万元2022年1月24日,青岛出台第一部精准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综合性产业政策《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简称“海洋15条”)。两年来,青岛聚力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海洋新兴产业突破发展、海洋人才集聚与科技创新、涉海市场主体培育壮大,“海洋15条”累计评定奖补资金9442万元,助推全市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4-01-26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海洋局)局长邓毛颖:实施“走向远海、走向深海、走向大洋”的科技强海战略

今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分别从海洋经济发展格局、现代化海洋产业、海洋生态品质三方面,提出“坚持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打造海上新广东”。“我省涉足深远海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全省约80%已确权用海位于深20米以内的浅海域,深远海除航运和捕捞渔业外,其他海洋产业活动较少。”广东省政协常委、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海洋局)局长邓毛颖介绍,实施“走向远海、走向深海、走向大洋”的科技强海战略,将成为我省提升经略海洋竞争力的关键。 2024-01-25

盐城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盐城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出台四个方面15条措施,着力培育发展九大海洋产业,做大做强盐城经济“蓝色板块”。具体如下: 2024-01-16

山东牟平:加快培育现代海洋产业,积极发展向海经济

以海洋牧场为引领,深入实施“百箱计划”。 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海洋牧场5处,省级海洋牧场7处。海洋牧场数量约占全市四分之一,位居全市前列。海洋牧场用海面积达到1.1万公顷。在海洋牧场开发建设过程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采取投放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措施,在海洋牧场区构建和修复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避敌场所,海洋牧场示范区投礁规模达386.1万空方,每年增殖放流各类水产苗种2.5亿单位以上,有效改善全区近海渔业资源品种和数量。 202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