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海洋局)局长邓毛颖:实施“走向远海、走向深海、走向大洋”的科技强海战略

2024-01-25 11:26     来源:南方+     海洋科技天然气水合物
今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分别从海洋经济发展格局、现代化海洋产业、海洋生态品质三方面,提出“坚持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打造海上新广东”。

“我省涉足深远海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全省约80%已确权用海位于深20米以内的浅海域,深远海除航运和捕捞渔业外,其他海洋产业活动较少。”广东省政协常委、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海洋局)局长邓毛颖介绍,实施“走向远海、走向深海、走向大洋”的科技强海战略,将成为我省提升经略海洋竞争力的关键。

邓毛颖建议,广东海洋强省建设应把握深海、绿色、智能的发展趋势,以实施科技强海战略为抓手,推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走远、走深、走强,聚焦重点平台打造国家深海领域重大科研集群,聚焦关键领域开展核心科研技术攻关,聚焦战略产业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转化,聚焦核心政策牵引优质资源要素保障。

创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深海科技创新中心

“滨海旅游、海洋运输等传统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90%,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仅有3.3%。”邓毛颖表示,提高深远海开发利用能力,可以有效促进海洋科技与产业发展互促双强,助力海洋强省战略建设。

邓毛颖介绍,当前海洋科研向沿海地区集聚是普遍趋势。以南沙为例,集聚涉海高水平科研机构7家、落户冷泉生态系统等重大国家级海洋平台4个。

他建议,进一步依托南沙、前海和横琴三大平台加速集聚国家海洋战略科技力量,重点创建以南海海洋资源利用、极地深海环境、深海装备、绿色船舶、海洋智能感知与大数据为重点的国家与省部级实验室。立足“两洋一海”和极地等关键海区,发起由在粤海洋科研团队主导的国际大科学计划,推动我国海洋科学跨越式发展。

“以海洋科技合作为锚点,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邓毛颖介绍,可以发挥香港海洋科技实力强、人才多的优势,推动香港海洋科研与广州等城市海洋产业互促互补,围绕南海海洋战略资源开发打造国际合作平台,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交易、国际市场准入和人才引进等规则与机制创新。争取国家支持,深化与香港专业海事服务领域的合作内容和力度。

以海洋科技企业为主体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抢占深远海科技制高点,是向海而兴到向海图强的突破关键。”邓毛颖说,广东应面向能源、食品、国防与供应链安全,战略性开发深海、极地、远洋资源;加强洋底系统与深部生物圈、地球构造演化、海底资源勘探开发、无人潜航器等深海科研;探索在海洋领域使用绿氢、甲醇、氨能等替代化石能源的新方式,探索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

邓毛颖表示,另外还要加快发展一批海洋科技“专精特新”企业。坚持以应用牵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提升我省高新企业中涉海企业比重(目前仅占1.1%)。以企业为主体带动海洋科技升级,在用地、财税等政策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提升在海洋高端装备等关键产业领域基础设计、核心系统和关键配套技术装备国产化率。

针对核心技术融资需求高、回报周期长的特点,邓毛颖提出,应加快设立海洋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共同“投早、投小、投科技”,投资海洋重点产业领域,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科技牵引天然气水合物等

战略性产业提速发展

聚力科研攻关基础上,加速科技产业转化,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的“蓝色动力”。

“应积极推进天然气水合物在粤全产业链运作。”邓毛颖介绍,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对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全省海洋产业提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建议前瞻性开展全产业链布局。

在装备制造环节,加强与广海局、中船、中石油合作,组建天然气水合物专用装备制造企业;在运输储备环节,强化区域输气管网和储运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为天然气水合物岸上接收、存储、加工、综合利用等预留充足发展空间;在应用环节,先行布局天然气水合物下游综合利用产业。

邓毛颖建议,海洋经济发展应注重推动制造业全面“下海”,以绿色化、专业化、轻量化为重点,重点发力高端船舶制造、深海能源开发与深海养殖装备制造等专用装备制造业,吸引上述领域产业链核心企业在粤集聚,提高供应链本地化率。另外,提高船舶装备制造业附加值,积极争取中大型邮轮、LNG运输船等高端船舶在广州建造,牵引带动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发展。

支持广州海洋强市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作为海洋局局长,邓毛颖始终秉持“拥江向海”的城市战略规划思维。

邓毛颖说,即将批复的《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5-2035年)》,城市性质中首次出现“海洋”身影,即“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这是广州城市发展史的一次重大飞跃。

“广州,是国家经略南海的战略重地,是通江达海的河口型海洋城市,是全球重要的航运枢纽,是全国重要的海洋科研基地。”邓毛颖表示,广州接下来将通过全面深度发展海洋事业,在海洋领域深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

邓毛颖说,应支持广州海洋强市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争取广东更多城市入选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海洋创新示范区等国家级示范区。另外,积极争取举办国际高端海洋论坛。丰富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举办形式,支持海洋科技高端论坛落户南沙、前海、横琴,做强品牌提升对高端海洋资源吸引力。

着眼全域谋划,邓毛颖建议用好用活“飞海”模式,依托广东45个沿海县,探索由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发达城市提供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其他城市提供海域,共建海洋生产、科研、转化场景,推动科研转化前台在珠三角、生产后台在粤东粤西两翼,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记者 刘珊

推荐阅读

清华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张建民院士一行到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能源网获悉,2024年1月19日,清华大学张建民院士率领包括海洋工程研究院、土木水利学院、航天航空学院、车辆运载学院、美术学院及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的60余位专家学者访问海洋研究所,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总工程师刁新源、研究生部主任袁兆慧、科研处副处长赵君、海洋大数据中心主任李富超接待来访,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部、海洋大数据中心等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参加交流研讨会。 2024-01-26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方法——固态流化法

海底深层非成岩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开采工艺的核心步骤具体如下:(l)下放隔水导管至海底水合物层上方,形成垂直通道,在通道中将开采装备下放到水合物层位,采用连续管水平钻井的方法,利用水合物专用的智能钻进机器人在水合物矿层水平钻进,形成开采领眼;(2)回拖连续管及射流采掘工具,同时利用水射流方法扩大领眼直径,实现水合物采掘的目的,利用水流携带作用将破碎的水合物沉积物固体颗粒流化收集进入连续管内; 2024-01-23

天然气水合物简介

天然气水合物的气体组分主要是甲烷(90%~99%),还含有乙烷、丙烷、CO2等气体。目前为止,自然生成的天然气水合物只发现了三种晶体结构,分别是I型(占90%以上)、Ⅱ型、Ⅲ型结构,其中Ⅲ型结构的水合物仅在墨西哥湾发现(刘玉山等,2012)。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贾童等,2019)。天然气水合物与常规传统型能源不同,其在埋藏条件下是固体,在开采过程中分解产生天然气和水。如果改变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存在的 2024-01-23

天然水合物或迎技术突破

海洋能源网获悉,1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中提及推动各类创新资源进入天然气水合物研发和商业体系,依托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利用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等装备,打造全国天然气水合物研发和商业开发总部基地。 2024-01-17

国家发展改革委 商务部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 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

推动各类创新资源进入天然气水合物研发和商业体系,依托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利用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等装备,打造全国天然气水合物研发和商业开发总部基地。加快打造高端海洋装备制造基地,推动建设智能船舶中试基地,畅通海洋科技与装备、海洋资源勘探、海洋科学与环境等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领域关键技术场景应用、制度政策等各环节,提高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船舶、深海养殖装备、深潜水装备、海洋勘探等高端装备的自主研制能力。推动重点企业、研究机构等创新单 2024-01-17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