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资源新闻
海洋能源网获悉,截至12月初,南海东部油田开发井产量已提前完成年度挑战目标,再创历史同期新高。这一成就不仅实现了新油田的高效建产,还持续夯实了油气资源供给保障中心建设,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开发井的重要性小知识:开发井是指每个油气田打的第一轮井。由于初期产能高、含水率低,开发效果好,被誉为油气田产量的半壁江山。今年以来,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开发团队锚定2000万吨以上稳产十年目标,坚定打好产能建设进攻战。团队积极...
2024-12-18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在2024年马来西亚招标轮次(MBR)中,向三个油气集群和一个勘探区块授予了生产共享合同(PSCs),其中壳牌和康菲石油公司成为中标者。这些合同覆盖了位于马来西亚半岛近海和沙巴海岸附近的9个油田和1个勘探区块,包括已发现的油气资源。RAJA集群:位于马来西亚半岛近海,包括Rhu、Ara和Janglau油田,被授予Dialog Resources公司。Erb South油田:同样位于马来西亚半岛近海,被授予EPOMS公司。Ubah集群...
2024-12-10
“巴西超过94%的石油和84%的天然气储量位于海上深水盐下油气田,具有较大勘探开发潜力,该国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有望成为石油输出国组织外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对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姚军教授在中海油主办的“中国-巴西海洋科技创新论坛”上介绍碳酸盐岩油藏数值模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与巴西高校合作情况。
2024-11-22
海洋能源网获悉,2024年10月17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海油)宣布,其全资子公司中国海油巴西石油有限公司(CNOOC Petroleum Brasil Ltda)与巴西国家石油管理局及佩罗塔斯盆地的合作伙伴签署四个海上勘探区块的矿税制石油合同。此次交易涉及桑托斯盆地和佩罗塔斯盆地,总面积约为2600平方公里,水深范围在600米至3000米之间。这一举措反映了中国海油对于全球市场,特别是拉美油气资源的持续关注和战略布局。
2024-10-18
海洋能源网获悉,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正加快数字化升级步伐,目前已投用39座海上无固定人员值守平台,持续提升智能运营水平。建设海上无固定人员值守平台,是渤海油田加快生产运营中心建设、构建大油田群生产模式的关键落子。该类型平台最大优势在于能够远程控制生产,可为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提供一系列兼具成本效益和生产效率的解决方案,其技术研发和管理模式创新是发展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和推动力量。近年来,中国海油...
2024-09-14
渤海油田首口超深井渤中19-6-D1井顺利完成全部钻井作业,该井井深6088米,创下渤海油田最深井纪录。按照国际石油通用惯例,井深超过6000米的井为超深井。超深井是获取海底深部油气资源、探索地球深层秘密的不二法宝,但实现超深井钻井作业的难度极大。渤中19-6-D1井作为渤海油田第一口超深井,所处地质条件复杂,地层温度超过180℃,井底压力最高56兆帕,钻井作业除了要揭开上部多个地质层位外,还需要穿过两座布满裂缝的地下潜山,极具挑战性。
2024-06-27
6月8日是第16个世界海洋日,中国石化始终如一坚守海上阵地,他是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者,同时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守护者,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坚持绿色、清洁、低碳发展,用实际行动守护碧海蓝天,贡献绿色能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2024-06-05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在南海东部油田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12条锚腿全部铺设完成,这标志着海葵一号已具备海上回接条件,对丰富我国深水油气田水下生产系统开发模式提升深水复杂油气资源开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次锚腿铺设由中国海油为海葵一号量身打造新型锚腿方案黑科技尽出,让深海巨轮稳稳扎根。锚腿结构采用全新的锚链+中水浮筒+聚酯缆形式,相对于锚链+钢缆的传统方案,能在提供足够系泊张力的情况下实现更低...
2024-05-09
海洋能源网获悉,5月2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全球首套深水水下自动发球管汇完工交付。 该型装备针对目前正在建设的“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定向研发,能够远程控制实施深水海管清管作业。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深水水下装备自主设计建造能力达到世界先进行列,对推动我国深水复杂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实现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2024-05-05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浙江省经信厅等十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方案提出,要加快培育海洋工程装备总体设计开发、建造总包与安装调试能力,发展深海勘探和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浮式天然气生产液化储存装置(FPSO/FSRU/FLNG), 前瞻布局海上风电场、海流能装备、深远海养殖装置、清洁能源浮岛、海上碳捕捉封存装备等新型海工装备。原文如下:
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