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正加快数字化升级步伐,目前已投用39座海上无固定人员值守平台,持续提升智能运营水平。
建设海上无固定人员值守平台,是渤海油田加快生产运营中心建设、构建大油田群生产模式的关键落子。该类型平台最大优势在于能够远程控制生产,可为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提供一系列兼具成本效益和生产效率的解决方案,其技术研发和管理模式创新是发展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和推动力量。
近年来,中国海油加大研发资源投入力度,奋力攻克海上平台无固定人员值守所需的关键技术,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远程通信技术、智能监测与预警技术等,为远程智控提供技术支撑;加速推进海上平台的智能化改造进程,推动通过远程控制实现高效、稳定的生产运营;通过建立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一体的生产操控中心等,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平台智能化管理水平。
渤海油田智能化平台建设还积极与“岸电下海”工程,以及光伏发电、储能等绿色低碳技术相结合,持续提升发展的“含金量”和“含绿量”。垦利6-1油田群是我国海洋石油工业领域首个在设计之初就引入岸电的油田群。相比海上自发电,油田使用岸电平均每年可减少天然气消耗8000万立方米,节能近11万吨标准煤。渤中34-1油田渤中28-1SPM(单点)平台成功完成“光伏储能技术提升无固定人员值守平台供电稳定性”项目调试并投入使用,通过提升平台应急电源自持能力,提高平台运行的稳定性,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大幅降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