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勘探新闻
9月16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我国海上首个火成岩影响下的砂岩油田──渤中34-9油田自投产以来,已累计生产油气超500万立方米,标志着我国海上火成岩发育区油田开发迈入新阶段,推动了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向更多层位迈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及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2022-09-16
近年来,中海油服高度聚焦自主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系统构建产业链和创新链,逐步完善制造体系,全力推进海洋油气地震勘探装备国产化。其中于2020年投产的“海亮”小道距固体电缆已应用近两年,完成超过1100平方公里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和1500公里二维地震资料采集,努力实现自主海洋油气地震勘探装备“攻出来、用起来”的目标。中海油服将持续提升海洋油气勘探重大装备能力和完善配套技术体系建设,坚定不移为推进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2022-08-29
该标准是研究总院联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研发团队在海洋钻井隔水导管、深水浅层钻井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科研成果走向标准化、国际化的成功实践。隔水导管是海洋钻井的“咽喉要道”,是所有海洋油气井建井的必备结构物。ISO 3421旨在为全球海洋石油工业提供海洋隔水导管入泥深度精确预测、稳定性校核与施工控制等技术,适用于浅水和深水油气勘探开发领域。
2022-06-07
据了解,我国南海油气资源极其丰富,但70%蕴藏在深海,勘探开发难度极大。支撑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除了技术突破,高效的后勤保障支持也是关键。为进一步满足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生产需求,支撑深水钻完井、生产作业顺利开展,中国海油从2010年开始经营位于海南省澄迈县的马村港,逐步建起仓库、泊位、堆场、油罐等多种设施,并于2021年2月在港区3号库建设具备全自动化作业能力的大型立体智能仓库,打造智能深海油气保障仓储系统。
2022-03-30
在过去数年中,世界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步伐明显加快,海洋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战略接替区。尽管在2020年疫情影响下,海上油气市场陷入低迷,波动加剧,但2021年,随着油气需求和价格的强劲回升,以及在2020年经济低迷时期采取的积极成本削减措施,多数海上勘探和生产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实现了去杠杆化,现金流充裕,大规模海上油田开发项目恢复批准。
2022-03-29
据日本《产经新闻》1月18日报道,日本国内最大的石油及天然气开发公司国际石油开发公司(INPEX)17日宣布,从今年3月起该公司将在岛根县与山口县海域实施勘探作业。这是为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田进行的前期试探性开采。
报道称,这是约30年来日本国内首个海洋油气田开采项目。眼下,全球面临原油和液化天然气等能源价格高企,该项目不仅有助于提高天然气的国内自给率,而且从经济安全的角度出发,本国能够生产能源也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如果能够确认储量达到商业开采的标准,预计将从2032年开始正式投产。
2022-01-19
近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我国将大力发展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装备和海洋能装备。
2016-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