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洋能源成为保供和转型新生力军

2022-12-29 11:02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深水油气资源 海洋能源油气勘探可再生能源
2022年,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大幅增长,中国海洋油气产量再创新高,海洋石油将贡献全国石油增产量的一半以上。

近日,第二届中国海洋能源发展论坛暨《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2》(下称《报告》)发布会日前召开。《报告》指出,新形势下,海洋能源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海上油气生产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能源增长极。《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大幅增长,中国海洋油气产量再创新高,海洋石油将贡献全国石油增产量的一半以上。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表示,海洋能源将在新型能源体系构建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中长期内,海洋油气资源、特别是深水油气资源将成为重要资源接替区,有力保障我国油气安全。

海洋油气表现亮眼

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院长王震表示,2022年,受油气价格大幅攀升的带动,全球海洋油气投资大幅增长。今年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有望达到1672.8亿美元,同比增长21.3%,占油气总投资的33.2%。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勘探投入比例不断提升,以寻找中大型油气田为主线,聚焦风险勘探和领域勘探,推进油气新发现和储量增长。2022年,全球海上钻井工作量中,近40%来自中国海域。同时,先后获得7个油气新发现,评价了20个含油气构造,实现了海上页岩油勘探重大突破。

在勘探开发成绩亮眼的同时,我国海洋油气产量再创新高,海洋石油贡献全国石油增产量的一半以上。“预计海洋石油产量5862万吨,同比增长6.9%;海洋天然气产量21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6%。勘探技术进步与创新促进海洋油气不断获得新发现,开发技术进步、智能化生产提升了海洋油气开发效率。”王震说。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油气生产保持良好势头,我国原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有望下降。报告预计2022年国内原油产量达到2.05亿吨左右,是2016年以来首次超过2亿吨;预计全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达221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5%。”王震说。

根据《报告》,明年中国海洋石油产量有望突破6000万吨大关,继续保持全国石油生产增量的领军地位;海洋天然气产量则有望突破230亿立方米。

海洋低碳能源开发潜力巨大

尽管我国海洋能源资源较为丰富,是国内油气资源增储上产的主战场之一,但总体上开发程度仍相对较低,未来还有更大的开发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海上油气资源,海洋低碳能源也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以及海上风能、海上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都属于海洋低碳能源的范畴,可以为能源行业绿色发展、低碳转型提供有效助力。

国际能源署署长高级顾问安丰全表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包括海洋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将有助于未来减少和避免能源危机的发生。

中国海油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洋新能源新产业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中国海油积极顺应绿色低碳发展大势,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海底碳封存等新能源新产业。未来还将大力实施绿色发展跨越工程,积极探索“油气电氢”多能互补融合发展,加快向海洋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型。

当前,我国正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海洋能源将在新型能源体系构建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围绕海洋能源完善建立海洋产业体系,可以推动将新型能源体系有机整合到全产业链的转型中,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任京东表示。

要以技术为驱动向导

在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杨雷看来,海洋能源是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高地。新型能源体系不仅“新”在新能源比例的提高,更“新”在能源结构以及形式的变化。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过程中,技术的进步是基础,商业模式的创新是关键,体制机制的变革是保障。

“海洋是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创新的前沿领域。多变复杂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未来海洋能源发展也将以技术驱动为根本导向。”任京东指出,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也将与海洋能源发展深度融合,推进海洋能源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玉洪指出,近年来,新能源领域技术迭代突飞猛进,技术进步是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成本竞争力显著提升的内在动力,跨界融合、多能互补、智慧互联已成为未来能源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谢玉洪表示,要以高端智库、院士工作站、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及高校为依托,明确科技攻关重点方向,搭建多元协同研发平台,整合边缘交叉科学,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攻克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核心装备技术瓶颈,加强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协同推进化石能源与新能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

推荐阅读

我国首条海底地震勘探节点采集装备生产线在天津投产

记者4月20日从中国海油获悉,国内首条海底地震勘探节点采集装备生产线在天津投产,标志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底地震勘探节点采集装备实现产业化制造,在高端海洋油气勘探装备领域迈出关键一步,对大幅提升深海深层油气藏勘探精度和成熟油田海底油藏的动态监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海底地震勘探节点采集装备如同安置在深海的地动仪,能够接收到万米深地层传回的比蚊子声还小150倍的地震波,并据此描绘高清油藏数据信息,是深海油气勘探开... 2023-04-21

英加两国能源组织达成协议 共同推进海洋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

加拿大海洋可再生能源公司和英国海洋能源委员会已达成协议,分享知识并支持海洋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这两个组织是各自国家海洋可再生能源领域最重要的组织之一,有许多共同的目标和目的。该协议表明了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富有生产力的全球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承诺。这标志着两个区域朝着积极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两个区域一直在努力解决部门发展的障碍,并支持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增长。英国海洋能源委员会政策主管Richard Arnold表示:海洋能... 2023-04-20

全球海上油气投资大幅提高 深水油气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近两年,受油气需求复苏、油气价格上涨推动,经济与碳排放指标良好的深水油气在投资、勘探成果、产量等方面表现亮眼,呈现持续回暖态势。全球海上油气投资大幅提高全球深水油气资源丰富、探明率低,是勘探开发业务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一般而言,深水油气盆地具有高产的特点。与大多数其他油气资源相比,深水油气开发具有更高的经济回报和更低的排放强度。2022年以来,全球油气需求持续复苏,国际油气价格大幅上涨,推动油气生产逐渐从疫情的打击... 2023-04-20

雪佛龙寻求在东地中海勘探天然气的钻井船

雪佛龙正在寻求一艘钻井船,在塞浦路斯、埃及和以色列海域勘探天然气,因为这家美国能源巨头希望满足该地区和欧洲日益增长的需求。消息人士称,在东地中海三个国家运营的雪佛龙公司周一发布了租赁招标,寻求在2024年建造一艘钻井船,为期一年,并可选择延长几年。雪佛龙发言人拒绝对此次招标发表评论,但表示该公司仍致力于与埃及、以色列和塞浦路斯政府以及我们在该地区的合作伙伴合作,支持东地中海能源行业的发展。东地中海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有... 2023-04-19

中法深化能源合作 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期间,中法双方36家企业签署18项合作协议,能源合作不仅包括油气、核能等传统能源,而且延伸到太阳能发电、海上风电、氢能、储能等新能源。在中法联合声明中,能源一词出现频率达到6次,气候一词达到9次,碳中和一词也出现了4次。显而易见,深入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中法合作的重点议题。中法能源合作源远流长。近年来,中法能源企业在油气、核能、可再生能源领域均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以过... 2023-04-19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