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南成为国内外石油、天然气和化工企业界投资创业的新高地

2022-11-11 11: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油气储运 深水一号 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海上油气
第7届世界石油天然气装备博览会开幕式现场
11月8日第7届世界石油天然气装备博览会暨买家见面会(WOGE)11月8日在海口开幕。与会行业人士介绍,经过近40年的发展,海南已形成从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油气储运、石油炼化、天然气制烯烃及下游化工原料等较为完整的石油天然气和化工产业链条。随着国家探明并大力开发南海油气资源,海南正在成为国内外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企业投资热点区域。

海南省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丰富。“十三五”期间,海南省持续推进资源勘探开发,加快炼化石化,带动仓储、物流、贸易、金融、基础设施发展,油气产业增加值由2015年底139.6亿元(当年价),增长到2020年210亿元(当年价),年均增速8.5%。

海南省石油天然气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下称“海南省石化联合会”)会长廖强在开幕式做主旨演讲时介绍,目前中海油已在海南岛周边海域建成文昌、陵水、三亚崖城、乐东、东方五个勘探区块气田,年产高热值天然气达110亿立方米,输往广东、海南和香港等地。中石油在澄迈县与临高县之间的油气田,年产原油30万吨,高热值天然气约1亿立方米。近期中海油宣布在海南省东南部琼东南盆地勘探再获重大突破,发现了我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气田--宝岛21-1,地质储量超过500亿立方米。

另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海南全省石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57家,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企业2家,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7家,燃气生产和供应12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19家,橡胶和塑料制品企业17家,天然气发电企业5家。

“海洋石油982”钻井平台

廖强说,随着陵水“深海一号”的顺利投产,陵水25-1等深水气田加快建设,中海油油服公司、海洋能源发展公司及国内外一批海上油气田技术服务类公司进驻海南,其中包括英国BP、美国贝克修斯、新加坡莱福士等,预计相关企业今年实现产值超过40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

“2022年国际油价维持高位运行,国际国内油气公司加大油气勘探开采的投资力度,油气装备需求增长,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石油业商会副秘书长林凌认为,海南享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和政策优势,油气装备企业在海南定会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WOGE是旨在为石油化工装备行业的供采双方提供服务的专业平台。依托南海资源条件、乘海南自贸港建设东风,WOGE永久落户海南。WOGE组委会主席、中创油联(北京)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晓飞表示,“相信更多的石油公司愿意在海南开公司,愿意在海南建炼油厂,愿意在海南建原油储备库。”

油气产业是海南省重点产业之一。上个月公布的《海南省油气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海南延长油气产业链条,提高科技含量,形成上游勘探开发、中游储运加工综合利用、下游新材料一体化发展格局,建成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和服务保障体系。

海南省石化联合会挂牌成立于2021年11月,是由海南省政府推动、省工信厅主管的集协会、商会和学会一体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廖强说,联合会成立后,先后引进了中国石油大学和东北石油大学在海南设立研究院,帮促海南大学设立化工学院,引进了深水油气勘探领域的谢玉洪院士工作站和石油炼制及下游化工材料领域的王基民院士工作站,正在引进中石化洛阳化工设计院和中国化工研究院设立海南分院。

“海南已形成了有利于油气化工行业发展的较为完善的营商环境生态圈。”廖强认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是国内外石油、天然气和化工企业界投资创业的新高地。

推荐阅读

“海油观澜号”顺利起航 海上油气开发向“绿电时代”迈出的关键一步

记者26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在广东珠海福陆码头启航前往海南文昌海域。这标志着我国深远海风电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海上油气开发迈出进军“绿电时代”的关键一步。 “海油观澜号”将安装于距海南文昌136公里的海上油田海域,通过9根总重超过2400吨的锚链牢牢拽住这个“海上摩天轮”。投产后,风机年发电量将达2200万千瓦时,所发电力通过1条5公里长的动态海缆接入海上油田群电网,用于油气生产,每年可节约燃料近1000万立方米天然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 2023-03-27

全球海域油气开发形势与展望

全球海域油气剩余经济可采储量近80%在浅海,超过一半在中东波斯湾海域;浅水海域贡献了全球油气产量的1/3;海域多达67%的油气田处于二次采油阶段;深水、超深水油气开发实际成本明显低于浅水油气开发成本。随着国际油价的回暖和攀升,预期海域新投产油气田数量和油气产量将逐步回暖;海域油气开发活动由浅水向深水和超深水海域不断拓展;海域油气实际开发成本与保本价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2023-03-24

国内增压能力最大的海上循环注气平台海上安装全部完成

有限天津分公司工程建设中心蒋华云介绍,作为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凝析气田,渤中19-6凝析气田采用循环注气开发方案,可有效提高低渗凝析气田采收效率。本次安装完成的BOP平台承担渤中19-6试验区及一期所有井口平台的增压循环注气任务,是整个凝析气田群实现稳产、增产的关键装备。 2023-03-24

能源局: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

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到2025年,通过低成本绿电支撑减氧空气驱、二氧化碳驱、稠油热采电加热辅助等三次采油方式累计增产原油200万吨以上;加快开发利用地热、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积极推进环境友好、节能减排、多能融合的油气生产体系,努力打造“低碳”“零碳”油气田。 2023-03-23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统筹推进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与海上风电建设。通过海上风电开发为油气平台提供绿色电力,替代分散式燃气或燃油发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形成海上风电与油气田区域电力系统互补供电模式。考虑到海上油气田开发和后续滚动上产涉及航空、运输、管道建设规划布局,周边区域新能源建设优先由油气开发企业统筹推进实施,逐步实现海上风电与海洋油气产业融合发展。充分依托岸电保障油气产业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在不具备岸电的情况下,推进海上风电为平台孤网直供电,实施绿色电力部分替代;在具备岸电的情况下,以电网作为调峰,推进高比例海上风 2023-03-23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