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油田新闻
在当今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趋势下,秦皇岛32-6作业公司以全场景低碳化为指导,积极推动智能油田建设,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油田开发、规划安全生产和日常运行的各个环节,并顺利通过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工厂复核,成为行业绿色发展的典范。岸电应用:开启海上油田绿色开发新时代2021年9月,秦皇岛-曹妃甸油田群岸电应用示范项目正式投产,这标志着我国海上油田群岸电应用项目的成功落地,是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在绿色开发、高效开发和智能开发领域迈...
2025-02-13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早在2008年就启动了数字油田建设,并于2020年发布《智能油田顶层设计纲要》。在战略指引下,中海油携手华为云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勘探开发核心业务深度融合,推动生产方式转变和管理流程优化,打造作业现场无人化、油藏研究可视化、生产运营协同化、战略决策科学化等为特征的智能化油气田建设。
2024-02-01
11月21日,中海油研究总院(以下简称:研究总院)在中国海油未来科学城园区举行勘探开发数据湖二期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誓师大会。集团公司科技与信息化部副总经理陈溯、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开发)苏彦春受邀参会,集团公司和研究总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参加大会。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苏彦春为此次誓师大会致词,鼓舞数据湖二期实施单位在最后的一百天超越自我,完成攻坚任务。作为研究总院本年度牵头的有限公司重大信息化建设...
2023-11-23
以一湖数据筑牢了智能油田的底层架构截至目前,作为最年轻油田群的恩平油田群累计入湖数据达30万条,而在南海东部油田的更多领域,入湖数据总量更是超3300万条,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数据湖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围绕建立数字化油田,将上游勘探开发数据一体化管理的总体目标,坚持一湖数据原则,打造出具有地区特色的勘探开发数据治理体系,为优化生产运行和生产辅助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推动中国海油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3-10-24
9月30日,满载5.6 万吨原油的连安湖油轮,从我国海上首个智能油田秦皇岛32-6油田出发,即将跨越3000里海路奔赴浙江宁波大榭石化,这是该油田投产22年来完成的第1000船原油外输作业。秦皇岛32-6油田安全顺利外输1000船离不开各相关单位的鼎力支持。22年来,各方始终站在安全保产、全力实现海油高产稳产的目标的高度上,从计划制定,船舶调配到现场的每一船作业和检验,都紧密配合,全力支持。秦皇岛32-6油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是中国海油于1995年发现的...
2023-10-09
9月30日,一艘满载5.6万吨原油的油轮,从秦皇岛32-6油田出发,奔赴浙江宁波的一家石化企业。这是该油田投产22年来完成的第1000船次原油外输作业。秦皇岛32-6油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是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于1995年发现的一座海上储量超亿吨的稠油油田。
2023-10-07
日前,深圳市2023年度重大项目恩平15-1油田群全面建成投产,高峰日产原油超过7000吨,具备远程遥控生产和二氧化碳回注封存功能,形成集高产、智能、低碳为一体的现代化海上油田群,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海洋石油工业智能转型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恩平15-1油田群距深圳西南约200公里,所在海域平均水深约90米。自2021年8月开工以来,共建成6个新油田、4座海上平台、99公里海底管道、25公里海底电缆。新建设施与恩平油田...
2023-09-25
9月12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秦皇岛32-6智能油田创新性的融合北斗和物联网技术,开展物资定位跟踪应用试点工作,此应用将替代传统人工清点和上报模式,实现自动化物资跟踪和统计,提高物资流转效率,这是推动北斗和产业融合,将北斗、窄带物联网等新兴通信技术组合的创新应用。
2023-09-14
6月16日,由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全新智能FPSO海洋石油123在江苏南通完成陆地建造并成功交付,标志着中国海油加快推进海上智能油田建设取得新进展。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是开采海洋油气资源的高端大型海洋工程装备,可实现海上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开采、加工、储存、外输、发电,被称为海上油气加工厂。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FPSO制造与应用国之一,所拥有的FPSO数量与总吨位均居世界前列。与常规FPSO相比,海洋石油123的最大...
2023-06-16
秦皇岛32-6油田,是中国第一个智能油田,目前已经投产一年多,成果显著。作为一座拥有20余年历史的老油田,如何运用人工智能的力量实现转型升级,从而解决传统油田产油效率低,开采难度加大,成本较高,投入与产出失衡的问题?
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