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湖数据”筑牢了
智能油田的底层架构
截至目前,作为最“年轻”油田群的恩平油田群累计“入湖”数据达30万条,而在南海东部油田的更多领域,“入湖”数据总量更是超3300万条,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数据湖”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围绕“建立数字化油田,将上游勘探开发数据一体化管理”的总体目标,坚持“一湖数据”原则,打造出具有地区特色的勘探开发数据治理体系,为优化生产运行和生产辅助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推动中国海油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谈·数据治理&数据湖
数据治理是企业对数据来源、质量和使用,进行规范化的一整套流程,是数字化建设的前提与基石,“数据湖”是数据治理的重要媒介,它是一种集中式数据存储库,可以容纳大量不同类型和格式的数据。
对于中国海油这样的综合型能源企业而言,勘探开发数据是最重要的数据资产之一。其整合、治理和应用关系着中国海油上游核心业务,对于企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睹·数据治理三部曲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采取勘探开发数据“321”治理体系,聚焦3大基础能力提升,紧抓2项核心任务,建设1系列典型价值场景,持续做好数据“采、存、管、用”,进一步打通各专业间的“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形成了跨部门、跨层级统一的数据交换体系。
1规范流程 为治理铺路
公司持续加强基层基础能力建设,规范数据管控流程,建立数据集中管理长效机制,促进数据标准一致,保障数据共享与使用安全。
建立问题线上反馈、质量报告生成、跟踪整改等数据治理机制,统一数据标准规范,提升数据权威性和数据质量,确保数据全、准、新“入湖”,并持续提高数据的分析能力和使用效率。
汇聚各专业资产类数据至“数据湖”平台,实现“一湖数据”。同时,将“湖”中标准化数据发送到各专业系统,形成清晰可视的数据流转链路。
2化繁为简 为治理提速
公司按照业务逻辑、数据逻辑,梳理勘探开发项目中的核心数据,有效整合各环节,完整、真实、准确的数据,并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使其服务于生产,最大化发挥业务数据价值。
数据整合——实现增量数据与存量数据的集中管理。目前,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总“入湖”数据3300多万条。其中,增量数据350多万条,历史数据约3000万条,月平均增量数据10万余条。
应用整合——采取“采用分离”方案,化繁为简,将勘探开发领域4大专业43套应用系统整合,打通各领域数据流和业务流,避免系统间的信息孤立,让“数据多跑路,员工少跑腿”。
3创建典型 为治理增值
公司以“智能油气田”为蓝本,建设一系列典型数据应用场景“以用促治”“以湖养用”,提升信息化支撑和引领能力,持续促进勘探开发。
将生产指挥中心、操控中心接入“数据湖”,让油气田“大脑”更加灵活智能,可提高油气田采收率3%-5%,提升操作效率8%,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超2100吨/年,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
借助“数据湖”,业财一体化系统可更加精准把控指标数据,以数据形式呈现油气田开发生产过程的经济价值和结果,为业务开展提供更明确的方向,进一步提质降本增效。
勘探开发一体化协同研究平台依托“数据湖”,打通了勘探开发各研究领域数据流和业务流,功能贯穿构造解释、地质建模、油藏模拟全过程,实现勘探研究和前期研究两大项目场景的协同。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将继续以优质数据资源为基础,持续加快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挖掘数据价值,实现管理模式上的智能化、数字化,打造数字化、智能化标杆工程,全面助力中国海油建设世界一流示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