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中海油携手华为云探索海上智能油田之路

2024-02-01 17:44     来源:亚洲油气决策者俱乐部     中国海油海上油气海上油气田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早在2008年就启动了数字油田建设,并于2020年发布《智能油田顶层设计纲要》。在战略指引下,中海油携手华为云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勘探开发核心业务深度融合,推动生产方式转变和管理流程优化,打造作业现场无人化、油藏研究可视化、生产运营协同化、战略决策科学化等为特征的智能化油气田建设。

生产效率提高30%, 华为云为海上油田打造坚实云底座

2020年,在《智能油田顶层设计纲要》的指引下,中海油开启了海上智能油田建设,并率先在秦皇岛326油田进行试点。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智能油田建设项目组基础设施工程师任宏伟介绍,“我最开始来的时候,整个的信息化还是比较落后的,大家都叫烟囱林立,就是说各类系统都是以小的应用程序的方式,在平台上或者在公司的各个专业去投放使用的,系统特别多,数据(标准)也不统一,运维使用都会有很多弊端。”

如何破解烟囱式建设难题,支撑上游数字化建设?中海油的答案是依托华为云Stack打造中央控制系统,通过统一的平台将不同系统连接起来,实现IT资源的可视化与智能化、支撑海上油田的数字化建设。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遍布平台数以万计的各种智能传感器,源源不断地采集不同系统、设备和环境的参数,再汇集到中央控制系统。此时,中央控制系统就如同整个平台的“大脑”分析处理各类数据,与此同时,这些数据参数还会传输到200公里之外的天津塘沽秦皇岛326油田陆地操控中心,通过分析指导生产决策。中央控制系统+陆地操控中心,就像是“大脑”联动“中枢”,让整个智能油田的功能不断完善升级。

如今,像任宏伟这样的油田工作人员,大部分时间只需要通过中央控制系统上的智能油田管理系统,就能够及时合理地监测、规划油田的生产作业。

“在云平台上,我们布置了油藏研究的40多种智能算法,还有油井的故障分析模型,这个可以做到防微杜渐,将产量的损失降到最低。智能油田建设上线试运行之后,我们的生产效率提高了30%。”任宏伟说。

研发工时节省30%,华为云CodeArts ,让平台开出“智慧应用之花”

如果说华为云打造的云平台是“黑土地”,那么平台之上的各类应用便是“智慧之花”。平台是基础设施赋能,而应用才是实现智慧化的重中之重。

在此前的代码的研发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工具、规范和标准,降低了功能、产品迭代的效率,中海油3000多软件开发人员都受到影响。中海油主动求变,内部成立专项软件工具链科研项目,积极探索开发智能化应用,寻找更有效率的研发方案。

经过多方调研实践,最终中海油引入了华为云Stack提供的软件开发生产线CodeArts。基于CodeArts,中海油已经开发了智能采办(比如采购执行、仓储物流管理、供应商管理)、智能油田二期(比如交叉工作提醒、区域隐患告知、实时作业监控、AI违章行为识别、智能注采调配)、应用开发云平台等主要业务系统,构建了中海油供应链一体化数字化平台。

当前,华为云CodeArts已经覆盖中海油500多开发人员,研发工时节省了30%,智能油田管理系统集成、调试、部署时间从1周缩短为1天。

从智能油田开发系统,到管理系统的智能研发,云计算、人工智能正深刻地改变着中海油的生产方式。“数字化智能化本身来讲,它对于我们这个油田行业带来的改变,一个field的改变,就是能够改变我们的技术模式,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会改变我们目前的操作运营管理,各种各样的这种传统的方式。”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智能油田建设项目组总经理林杨说。

可以看出,秦皇岛326智慧油田建设已经成为海上油田数字化转型的典范。未来,中海油将与华为云深化合作,让一座座钻井生产平台化身成真正的“智慧岛”,共同在深海中“寻宝”,为中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价值。

推荐阅读

海上稠油高效热采关键技术创新与工业化应用

由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团队创新形成的“海上稠油高效热采关键技术创新与工业化应用”项目成果,让这个魔术变成了现实。该成果在行业内首创海上大井距高强度热采高效开发理论,首次形成了海上稠油热采井长效防砂及耐350℃一体化高效注采技术,夯实了完备的海上稠油规模化热采平台工程配套技术体系。 2024-01-11

随着产量的上升,圭亚那预计2024年石油收入将达到24亿美元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圭亚那表示,随着原油产量的持续增长,预计今年将从石油出口中获得约21亿美元,从特许权使用费中获得3.2亿美元,比2023年的16.2亿美元有所增加。 根据财政部长阿什尼·辛格周一向议会提交的官方预算,这个南美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在2024年增长34.3%,这是连续第五年经济增长超过20%。 2024-01-17

我国海上最大规模的二次开发调整项目投产

海洋能源网获悉,2月5日,中国海油宣布绥中36-1/旅大5-2油田二次调整开发项目投产。该项目位于渤海辽东湾海域,平均水深约30米,主要生产设施包括新建2座中心处理平台和2座井口平台,计划投产开发井118口,其中包括采油井81口,注水井37口。预计2025年将实现日产原油约30,300桶的高峰产量。绥中36-1/旅大5-2油田二次调整开发项目是中国海上最大规模的二次开发调整项目。此外,该项目依托陆上供电开发,使项目能够利用陆上产生的绿色电力,从而稳步推进... 2024-02-06

中国海油研究总院在京举行“海智荟”科技创新特区启动大会

海洋能源网获悉,2月4日,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研究总院)在京举行海智荟科技创新特区启动大会。中国海油副总地质师兼研究总院董事长、总经理米立军说:科技创新特区将全面支撑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高端人才引进和科研成果转化。米立军介绍道,海智荟科技创新特区以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动能,聚焦海上油气增储上产、数字化和新能源两个转型、科技创新攻关和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堵点卡点科技创新特... 2024-02-05

中海油第一、第二长寿井保持投产以来“零检修”纪录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南海东部油田惠州19-2平台、惠州25-4-4井、惠州25-4-2井在2023年度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采油工程奖先评优中,分别获评中海油第一、第二长寿井保持着投产以来零检修的纪录。累计运行天数均超5000天,连续工作时间近15年,堪称机采井中的工作狂,合计累产原油已超226万立方米。惠州油田作为南海东部油田投产时间最长的油田群,同时也孕育了一批长寿井。在2020年度长寿井、功勋井的评选中,南海东部油田前10名长寿井中有7口来自... 2024-02-05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