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渤海油田持续推进北斗在海上油田生产场景下的融合发展

2023-09-14 09:31     来源:石油圈     北斗 海上油气中国海油渤海油田北斗
9月12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秦皇岛32-6智能油田创新性的融合北斗和物联网技术,开展物资定位跟踪应用试点工作,此应用将替代传统人工清点和上报模式,实现自动化物资跟踪和统计,提高物资流转效率,这是推动北斗和产业融合,将北斗、窄带物联网等新兴通信技术组合的创新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是支撑海洋及边远油气田开发的关键核心技术,为加快推动海上平台定位导航设备的国产化应用,根据中国海油北斗发展战略和决策,2021年启动了“渤海油田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覆盖及相关应用试点项目”。2022年渤海油田完成96个海上平台的北斗定位系统覆盖工作,共计76套北斗接收机、79套北斗AIS系统,北斗定位应用覆盖率达到100%,保障了油田生产作业安全。

北斗试点应用的实施深入结合渤海油田业务特点与业务需求,以典型场景应用为切入点,结合北斗与物联网技术,实现北斗定位终端的研发。通过在集装箱等物资周转设备安装北斗定位终端,利用窄带物联网上传位置信息至管理平台,可实现连续位置上报、定时追踪、倾斜预警、拆卸报警、智能电源管理、设备状态管理等功能,满足集装箱位置连续监控和统计等需求,解决物资分布不清和物资周转效率低等痛点问题,使管理人员及时准确掌握重要物资分布情况,提升油田物资管理水平。

北斗技术在渤海油田的覆盖和应用落地是渤海油田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为渤海油田多技术融合创新起到了标杆示范作用,下一步,渤海油田将持续推进北斗在海上油田生产场景下的融合发展,为“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贡献更多海油智慧、海油方案、海油力量。

推荐阅读

北方最大海上天然气调控枢纽安全生产超5000天

近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拥有亚洲最大“四星连珠”海上连体平台的锦州25-1南油气田自2009年投产以来,已安全生产5000天,累计贡献原油超2400万吨,生产天然气超72亿立方米。 2023-09-18

海洋储碳,势头渐劲

整体来看,海洋储碳这个新兴产业,发展势头稳中有进。中国海油恩平15-1海上石油生产平台。视觉中国随着减排形势趋紧,业内正在寻求更灵活的碳捕集和封存方式,将碳转移到海上封存设施或海底成为新方向,海洋储碳示范项目在全球涌现。6月1日,我国首个百万吨级海上碳封存示范工程——中国海油恩平15-1油田碳封存示范工程正式投用;欧洲以北海为中心诞生多个海上碳封存项目,其中最受关注的挪威北极光项目(Northern Lights)和丹麦绿沙项目(Greensand... 2023-09-18

海上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落户”辽东湾

9月6日,锦州25-1南岸电导管架成功下水并精准对位,至此,绥中-锦州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项目2个岸电导管架3日内全部落户辽东湾,中国海上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挺进我国纬度最高海湾。绥中-锦州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项目是中国海油继成功实施秦皇岛32-6、曹妃甸11-1油田群岸电应用示范项目和渤中-垦利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项目后,在渤海油田大力推进的第三期岸电入海项目。该项目远期规划输电能力达520兆瓦与渤中-垦利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项目总规模... 2023-09-18

汪东进在东博会企业家座谈会上发言并参加东博会开幕式

第二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9月17日上午在广西南宁开幕。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参加开幕式并参观展览。9月16日上午,第二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企业家座谈会在南宁举行。汪东进出席座谈会并发言。汪东进说,近年来,中国海油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海洋能源开发的主力军作用,通过深耕油气勘探开发、加快完善天然气产供储销... 2023-09-18

圭亚那收到八个石油和天然气区块的投标

据路透社9月14日消息,圭亚那收到最新一轮区块招标中提供的14个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区块中的八个区块的投标,其中包括埃克森美孚和道达尔能源公司。自然资源部证实,埃克森美孚(Exxon)、赫斯公司(Hess Corp)和中国海油(CNOOC)组成一个财团进行了竞标,而一份政府文件还列出了道达尔能源(TotalEnergies)、卡塔尔能源(Qatar Energy)和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组成的财团。 2023-09-15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