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4月14日,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宣布,文昌9-7油田开发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建成国内首个海上低渗油藏注气混相驱开发油田,采用注气混相驱技术,成功解决了低渗油藏开发难题,标志着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文昌9-7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平均水深约120米。该油田属于海上低孔低渗油田,主力井区储量规模较大,砂体连通性好。项目新建了一座集生产、油气处理、钻修井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海上油气钻采平台,计划投产开发井25口,包括生产井18口、注气井7口。预计到2027年,该油田将实现日产约12000桶油当量的高峰产量,油品性质为轻质原油。
技术创新与突破
文昌9-7油田开发项目创新性地采用了“气驱协同开发”模式,规模化应用注气混相驱技术。该技术通过向油藏注入高压气体,使气体与原油形成混相,降低原油黏度并提高流动性,从而显著提升采收率。与传统水驱方式相比,注气混相驱技术使采收率大幅提升。
智能化与绿色开发
文昌9-7油田开发项目采用了智能油气田设计,原油生产、设备维保和安全管理等多个环节实现了智能化升级。在台风期间,该项目可实现陆地遥控生产,确保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此外,该项目还搭载了全球首套5兆瓦级海上高温烟气余热发电装置。该装置以电站运行时产生的高温烟气余热为热源,将废弃热能转化为清洁电能,能源利用效率高。预计年发电量可达4000万千瓦时,二氧化碳年减排量达3.3万吨。
资源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文昌9-7油田开发项目通过管道互联互通、火炬气消纳、余热回收等措施,打造了文昌油田群伴生气综合利用网络。这些措施实现了火炬“零放空”和伴生气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项目投产后,文昌9-7油田将成为文昌油田群轻质油田处理中心和伴生气处理中心,有效释放周边轻质油田潜力。来自文昌油田群的伴生天然气将输送到粤港澳大湾区,助力降低电厂碳排放,为地区发展贡献力量。
文昌9-7油田开发项目的成功投产,不仅为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也为全球能源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