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2025《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征稿启事

2025-04-11 15:06     来源: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     海洋装备海工装备海洋资源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创刊于2014年,是由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以“智能引领、绿色驱动、学科融合”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发表海洋智能装备(如无人船、水下机器人、海洋物联网)、绿色海洋技术(如可再生能源、低碳船舶、生态修复)等领域的原创研究、技术突破与工程应用。通过促进船舶工程、海洋科学、人工智能、环境科学等多学科协同,立足船舶科学与海洋工程前沿,聚焦智能装备与绿色技术,推动多学科交叉创新,打造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助力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服务海洋强国战略。

目前,期刊已被DOAJ、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地球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中国应用型期刊评价研究报告(CACJ)》、《中国开发阅读科技期刊目录》及知网、万方、维普、超星、博看数据库收录,同时被国内300余家图书馆、企事业及科研机构订阅。

一、重点征稿方向

涵盖但不限于以下领域:

1、智能化海洋装备与技术

● 自主无人系统(水下机器人技术研究、水下无人集群协同架构与控制方法应用基础研究及关键技术攻关、潜水器总体设计与系统集成)

● 海洋物联网、水下通信与组网技术(海洋生物声学技术研究、声纳虚拟仿真技术、水下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海洋声学信号处理技术研究与设备研制)

● 数字孪生、AI驱动的海洋装备设计与路径规划(船舶水动力学基础及其与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的交叉应用技术研究、智能信息融合理论和智能导航应用研究)

● 智能防灾预警系统与海洋大数据分析(噪声与振动控制、水下声学监测研究、海洋平台监测)

● 智能船舶(船舶设计与制造、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性能与安全、船舶动力装置测试技术及激光诊断技术研究、水路交通安全控制、智能船舶航行安全、海事安全监管与仿、综合隐身)

2、深远海资源开发装备与技术

● 深海油气钻采装备(智能井控系统、浮式生产储卸装置)

● 深海采矿装备(资源勘探机器人、深海矿物采集技术)

● 海洋可再生能源装备(综合能源、能源-交通融合、海上风电制氢平台、波浪能/温差能发电装置)

● 深海科考装备(耐压探测器、深海环境动态监测技术)

3、极地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

● 极地船舶与海洋平台

● 极地资源开发装备(低温环境作业机器人、极地能源存储系统)

● 极地环境监测与生态保护技术(极地声学)

4、绿色环保型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

● 零排放船舶技术(基于氢能、光能、风能等的动力系统,低碳复合材料)

● 海洋污染治理装备(微塑料清理机器人、油污回收系统)

● 海洋生态修复技术(人工珊瑚礁、蓝碳工程装备)

● 绿色航运与智能能效优化技术

二、来稿基本要求

1. 来稿应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学术道德要求且不涉及国家机密。

2. 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炼,层次清楚,必要时应作统计学处理。论著一般不超过8000字;述评、专家论坛、综述、讲座、研究报道等一般不超过6000字。

3. 来稿格式应符合要求。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作者姓名(含各作者工作单位、单位所在地、邮编)、摘要(建议在200字左右)、关键词(4~8个),中图分类号;参考文献应在正文中对应的引用位置予以标注,并在文末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列出。

4. 来稿若系基金资助课题,请在首页页脚注明基金名称和基金号。获得基金资助的研究成果,录用后可优先发表。

5. 请在首页页脚给出第一作者简介,包括性别、出生年、学位或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投稿时请提供所有作者的电子邮箱和电话号码。

6. 来稿中计量单位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外文字母的正斜体、大小写、上下角标均要标注清楚。以1.5倍行距通栏(单栏)排版、小四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书写,并在页面底端标注页码。文中公式按先后顺序编号。

除“0 引言”外,一级标题请按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式为1.1、1.2、2.1、2.2、……。

图、表随文排版且按照先后顺序编号,并附中英文图题、表题。图、表中的文字内容均用中文给出,但表示量与单位的符号、文中已有说明的外文缩写词以及照片中固有文字不在此列。

7. 参考文献请按照GB/T7714-2015《信息及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的规范格式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外文作者姓在前,名缩写在后。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参考文献20条以上,要能反映该学科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三、投稿方式

在线投稿系统:

http://www.qk.sjtu.edu.cn/oeet

请在该系统注册并按提示完成投稿。

四、联系我们

编辑部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广元西路55号交大慧谷科技四楼(徐汇交大校区内)

邮编:200030

电话:021-62800061

邮箱:hgzbyjs@163.com

推荐阅读

深海资源勘探船“南油启航”号顺利完成航行试验!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船集团六〇五院为广东南油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深海资源勘探船“南油启航”号顺利完成航行试验,各项指标满足设计技术要求。该船是一艘具有海洋地质勘查及研究功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资源综合调查船,主要用于海洋地质勘探、钻探和海洋科学调查、海洋地质勘查。 2025-04-29

中国海油LNG运输船舶建造正式步入八船同造阶段!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国海油中长期FOB(船上交货)资源配套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二期项目四号船在上海长兴岛沪东中华造船厂顺利开工 ,标志着中国海油LNG运输船舶建造正式步入八船同造阶段,创下了中国海油LNG船舶同步建造规模的新纪录。 2025-04-25

海上浮动设施法规与技术协同创新研讨会成功举办

海洋能源网获悉,4月23日,海上浮动设施法规与技术协同创新研讨会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促进会主办,中国船级社深圳分社、深圳市海洋产业联盟协办。来自市海洋发展局、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海油深圳海洋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招商局海洋装备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南方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市农科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海洋融创研究院等40家单位的9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2025-04-25

金砖国家深海资源国际研究中心在浙江杭州揭牌成立

金砖国家深海资源国际研究中心4月24日在浙江杭州揭牌成立。该中心将聚焦全球共同关切问题,围绕深海矿产、油气、冷泉、环境治理、能源利用及装备技术开发等重点领域,聚合金砖国家优势科研力量,面向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提供战略咨询与解决方案。 2025-04-25

南通象屿海装与上海源威签订16000吨海缆敷设船建造合同

海洋能源网获悉,4月22日,南通象屿海洋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天科技集团上海源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正式签订1艘16000吨海缆敷设船建造合同。象屿海装总经理秦伟民、上海源威总经理袁伟共同签署合同,南通市工信局副局长朱振宇、国防科工处处长冒小峰,中天科技集团总裁薛驰,中天科技海洋产业集团总裁薛建林,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副所长朱建璋等嘉宾出席并见证签约。朱振宇表示,该项目是南通船舶海工产业链本地协同、攻坚深远海装... 2025-04-24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