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中国首艘生物燃料驱动转运驳船成功下水,引领绿色航运新潮流

2024-12-13 10:13     来源:中国船舶集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海洋运输

海洋能源网获悉,12月10日,珠江口海域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突破——由中国船舶集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独立设计、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承建的125米转运驳船成功下水。这不仅是国内首艘采用生物燃料驱动的煤炭转运驳船,更是海上运输绿色能源应用的一大飞跃。

绿色能源的海上突破

该船采用B30生物燃料,即30%的可再生生物质燃料与70%的传统燃料混合,相较于传统燃料,碳排放量可减少20%以上。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在船舶绿色化发展上达到了新的高度,为航运业低碳经济转型提供了实践样板。

高效转运的新篇章

该船装备了一体化混合转运系统,这是煤炭运输领域的技术创新。该系统不仅保证了煤炭转运的高效率,还能实现不同煤炭的多比例混合,实现精准、高效、环保的作业模式。这一系统有效减少了作业过程中的粉尘和能源消耗,进一步提升了船舶的绿色属性和运营效能。

创新设计的非对称系泊技术

根据实际运用场景,该船采用了独特的非对称系泊设计理念。这一设计不仅确保了多船系泊的安全,也大大降低了成本,为未来大型转运驳船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125米转运驳船的成功下水,不仅是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在绿色能源驱动船舶领域从研发走向实际应用的重要突破,也预示着中国在绿色航运领域的创新精神和领导力。展望未来,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为国际航运业提供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方案,为全球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贡献中国智慧。

推荐阅读

中国船舶集团与中远海运集团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海洋能源网获悉,10月15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船舶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温刚,中远海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万敏,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朱碧新、中国船舶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盛纪纲,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彭宏,中远海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孙云飞出席签约仪式。盛纪纲和孙云飞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签约前,双方就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深化多领域合作进行... 2024-10-17

新加坡 MPA 和山东省达成新的绿色和数字航运走廊协议

海洋能源网,近日,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 (MPA) 和山东省交通厅签署了一项协议,建立一条新的绿色和数字航运走廊 (GDSC),旨在促进新加坡与中国渤海和黄海地区之间的可持续和技术先进的海上贸易。据息,双方是在新加坡-山东省商务理事会第 25 次会议期间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 (MoU)。新加坡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加油中心之一,而山东是包括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青岛港在内的众多港口的所在地,双方都表示,应用集体力量以推动可持续海洋... 2024-10-10

2024青岛海能会——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访谈

作为首个聚焦海洋能源的高规格、高品质行业大会,2024海能会由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能源与装备建设分会主办,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会、青岛市发改会、青岛市海洋发展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几十家单位联合支持与协办。大会秉承协同·融合·跨越理念,以新技术·新业态·新动能——推进发展海洋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本次大会汇聚了权威与高规格的领导力量,深入挖掘产业发展潜力,专... 2024-10-09

ECT 码头将在2028年之前改用岸电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集装箱码头运营商哈金森港口 ECT 鹿特丹(ECT) 透露,计划到 2028 年使海船能够连接到岸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运营商与 Eneco 和鹿特丹港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鹿特丹岸电 (RSP) 联手。ECT 的目标是到 2030 年让 ECT Delta 码头和 ECT Euromax 码头的岸电设施全面投入运营,每年允许大约 5,000 艘海船连接到岸电。预计每年将减少港口约 35,000 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根据协议,RSP 将建设和运营岸电设施。码头和码头现场设... 2024-09-11

6000吨自航驳船“一航津运2”正式交付使用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由中国船舶集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研发设计、山东港口装备集团旗下日照港达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为中交一航局二公司建造的6000吨自航驳船“一航津运2”号正式交付使用。 “一航津运2”号入级中国船级社,可承担大型装配式预制构件、风机、管桩及砂石料等运输作业,可对配套风电安装船、打桩船及整平船等进行施工。 2024-09-06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