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青岛大小管岛20MW海洋能源融合发展试验示范(分布式电源)项目海域使用论证公示

2024-12-02 10:11     来源:即墨政务网     海洋能源漂浮式海上风电波浪能
海洋能源网获悉,11月26日,青岛市即墨区海洋发展局发布《青岛大小管岛20MW海洋能源融合发展试验示范(分布式电源)项目海域使用论证公示》。

开发商:山东蓝谷风电有限公司

海域使用论证单位:青岛博研海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根据公示,山东蓝谷风电有限公司于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东南大小管岛之间海域建设青岛大小管岛20MW海洋能源融合发展试验示范(分布式电源)项目。

该项目用海类型属于特殊用海(一级类)中的科研教育用海(二级类),用海总面积19.1362h㎡,用海年限15年。

青岛大小管岛20MW海洋能融合发展试验示范项目计划于大小管岛之间海域安装V型5.95MW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试验平台, 其中包括一台4.45MWVX型浮式风机和一台1.5MWVH型浮式风机,试验平台融合1.5MW波浪能、250kW*2光伏系统、7500m³海上养殖5m³/h海洋能源制氢系统实验项目

平台以七条系泊链系泊的方式固定,浮式风电试验平台所在位置与大管岛之间铺设一回10KV长度为2.3km的海底电缆,与小管岛之间铺设一回10KV长度为4.7km海底电缆,实现大小管岛电力连通,为岛上及蓝谷用户提供绿电。

项目在小管岛上建设能源站,为小管岛供能,同时并入国网,在大管岛上改造原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即墨区人民政府的海洋能与风能太阳能互补利用示范基地能源站,与中石化合作建设风电、波浪能、太阳能等绿色电力制氢能源站。大小管岛和蓝谷区域及浮体平台上共安装12.55MW光伏发电设施。 此外大小管岛设置1.5MW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

青岛大小管岛20MW海洋能融合发展试验示范项目装机容量共20MW,用海部分即该项目包括5.95MW浮式海上风电机组(1.5MWVH型+4.45MWVX型),其年上网电量为1976.7万kW·h,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为3322h,容量系数为0.38;浮体平台上融合1.5MW波浪能发电机组,年上网电量为397.5万kW·h,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为2650h,容量系数为0.30;另浮式平台上融合安装太阳能光伏250kW*2。陆域部分为光伏电站安装容量为12.05MW,固定式安装方式,光伏电站建成首年发电量为1719.5万kW·h,在运行期内的25年平均发电量为1624.7万kW·h。首年等效的峰值利用小时数为1370h,25年平均等效的峰值利用小时为1294h。

该项目总投资16544.94万元,海上工程工期约为2个月 。项目已于2021年1月22日取得核准批复,于2023年10月18日被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认定为青岛市V型浮式风电融合发展场景应用实验室,项目浮式风机试验平台下海实施,积极响应了加速场景验证,以场景建设验证技术成熟度,加快新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等相关要求,项目建设对于发展大容量海上漂浮式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技术、促进能源转型、风电走向深远海融合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推荐阅读

中车启航新能源: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技术综述!

全球漂浮式风电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在“3060”双碳目标的推动下,漂浮式风电行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文章全面介绍了全球漂浮式风电技术的发展背景与现状,指出欧洲已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而我国则处于小批量示范应用阶段;详细分析了漂浮式风电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漂浮式风机、智能控制系统、电气系统、浮体结构、系泊系统及锚固装置等子系统的技术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当前,漂浮式风电成本高昂,主要受设计施工难度、长距离输电需求以及市场规模等因素影响。为降低成本并推动漂浮式风电的商业化进程,提出通过机组大型化、浮体 2025-04-28

大湾区海洋能源创新联合体落地珠海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大湾区海洋能源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海洋能源联合体”,国家电投广东公司为协同单位)揭牌仪式在2025珠海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主会场举行,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海洋能源科技创新从“单兵作战”进入“协同共战”的新阶段。 2025-04-28

青岛“海洋+AI”大模型场景应用对接会在青岛国信金融中心举行

海洋能源网获悉,4月27日上午,青岛“海洋+AI”大模型场景应用对接会在青岛国信金融中心举行,会议以“AI赋能蔚蓝 场景驱动未来”为主题,汇聚自然资源部相关部属单位、高校院所、山东省海洋局、青岛市有关部门、区(市)、功能区等相关负责同志,以及华为、移动等大模型领域头部企业和北海造船、山东港口等海洋领域头部企业等81家供需单位进行精准对接。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创新应用与发展,帮助更多大模型创新应用在青岛快速落地实现市场化、产业化,共促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4-28

大湾区海洋能源创新联合体落地珠海 迈入“协同共战”的新阶段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大湾区海洋能源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海洋能源联合体)揭牌仪式在2025珠海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主会场隆重举行,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海洋能源科技创新从单兵作战正式迈入协同共战的新阶段。海洋能源联合体由珠海市海洋发展局牵头,珠海市发展改革局等相关单位指导,整合高校院所、知名能源企业专业资源,采用1+N协同模式。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担任组长单位,联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澳门城市大学、暨南大学等行业内权威单位作... 2025-04-28

十部门重磅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文件指出,加强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开发要素保障。强化用地、用海等资源保障,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利用交通基础设施周边未利用地和存量用地开发清洁能源。因地制宜推进港口航道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结合港口码头、航道运河既有条件,在确保港口作业、船舶通航等安全前提下,依托港池、仓库、防波堤等,因地制宜推广海洋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就地开发利用。 2025-04-27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