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大湾区海洋能源创新联合体落地珠海

2025-04-28 13:44     来源:国家电投广东公司 南方+     海洋能源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大湾区海洋能源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海洋能源联合体”,国家电投广东公司为协同单位)揭牌仪式在2025珠海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主会场举行,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海洋能源科技创新从“单兵作战”进入“协同共战”的新阶段。

抱团作战共绘海洋能源发展蓝图

海洋能源联合体由珠海市海洋发展局牵头,珠海市发展改革局等相关单位指导,整合高校院所、知名能源企业专业资源,采用“1+N”协同模式,由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担任组长单位,联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澳门城市大学、暨南大学等行业内权威单位作为成员单位,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汇聚从事海洋能源领域研究、应用及产业化等优势资源,以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为载体,对标欧洲海洋能源中心,谋划打造国家级标志性海洋新能源产业创新平台,打造海洋能源科技创新高地。

揭牌仪式后,北京理工大学代表海洋能源联合体全体成员宣读《大湾区海洋能源创新联合体珠海宣言》。

宣言明确,海洋能源联合体以国家战略擘画零碳蓝图,以“赋能未来,零碳先行”为旗帜,以创新为刃、以科技为剑,构建千亿级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海洋能源标杆。

作为“蓝色引擎”,未来海洋能源联合体将以珠海为支点,串联大湾区协同创新网络、激活穗深珠产业集群势能,让珠江口的海风与南海碧波化作清洁动能,点亮大湾区万家灯火。

蓝海禀赋筑牢海洋能源根基

海洋新能源作为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引擎,其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正在加速突破中。

珠海扼守大湾区咽喉、毗邻港澳,作为珠三角中海域面积最大、岛屿众多、海岸线绵长的城市,珠海发展海洋经济优势得天独厚。

开发波浪能,是解决我国众多海岛及远洋远航供能不足的破题关键。

2023年6月,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装置“南鲲号”在珠海开始试运行。

这台面积相当于7个篮球场大小的“巨型海上充电宝”正在上演传奇故事,每天最大发电量可达2.4万度,相当于满足约3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大湾区海洋能源潜力空间巨大,除了波浪能外,风能、潮流能、海水制氢、温差能也正在成为能源发展重要突破点。

广东省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场已经全面建成投产,海上的风吹亮了海岛及珠澳两地的万家灯火。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大容量海上风电场项目,金湾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后,可满足约100万珠海市民一年生活用电需求。

全球首台套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装置在珠海试运行成功,制氢纯度可达99.999%。

珠海踏波驭风,为“蓝色科技”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接下来,珠海将依托海洋能源联合体优势,探索海洋能源创新模式,为大湾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技术突破 ——聚焦前沿技术研发,突破低功率密度海洋能高效转换及潮流能、波浪能等关键技术,深化温差能、盐差能发电机理研究。

平台建设 ——通过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搭建多能互补试验平台,重点攻关兆瓦级潮流/波浪能发电、大功率温差能装备技术,加速技术迭代。

体系支撑 ——建立海洋能源装备认证体系,提升测试服务能力,为试验场运营提供海上测试保障。

从珠江口到伶仃洋,从万山群岛到粤港澳大湾区,一幅“湾区联动、海陆互济、绿能奔涌”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为“海上新广东”以及“海洋强国”锻造绿色能源新标杆‌。

推荐阅读

青岛“海洋+AI”大模型场景应用对接会在青岛国信金融中心举行

海洋能源网获悉,4月27日上午,青岛“海洋+AI”大模型场景应用对接会在青岛国信金融中心举行,会议以“AI赋能蔚蓝 场景驱动未来”为主题,汇聚自然资源部相关部属单位、高校院所、山东省海洋局、青岛市有关部门、区(市)、功能区等相关负责同志,以及华为、移动等大模型领域头部企业和北海造船、山东港口等海洋领域头部企业等81家供需单位进行精准对接。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创新应用与发展,帮助更多大模型创新应用在青岛快速落地实现市场化、产业化,共促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4-28

大湾区海洋能源创新联合体落地珠海 迈入“协同共战”的新阶段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大湾区海洋能源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海洋能源联合体)揭牌仪式在2025珠海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主会场隆重举行,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海洋能源科技创新从单兵作战正式迈入协同共战的新阶段。海洋能源联合体由珠海市海洋发展局牵头,珠海市发展改革局等相关单位指导,整合高校院所、知名能源企业专业资源,采用1+N协同模式。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担任组长单位,联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澳门城市大学、暨南大学等行业内权威单位作... 2025-04-28

十部门重磅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文件指出,加强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开发要素保障。强化用地、用海等资源保障,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利用交通基础设施周边未利用地和存量用地开发清洁能源。因地制宜推进港口航道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结合港口码头、航道运河既有条件,在确保港口作业、船舶通航等安全前提下,依托港池、仓库、防波堤等,因地制宜推广海洋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就地开发利用。 2025-04-27

陆海统筹做强海洋经济

近段时间,青岛推进总投资超2000亿元的170多个海洋重点项目建设,上海、宁波、大连等沿海城市陆续发布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举措。在做大做强海洋经济的过程中,陆海统筹是一个重要途径。 2025-04-25

中国海油首次实施八井同注作业!我国海上特超稠油高效开发技术按下“加速键”

海洋能源网获悉,4月21日,我国海上首个规模化特超稠油热采开发油田---旅大5-2北油田八井同注作业顺利完成。这是中国海油首次实施八井同注作业,标志着我国海上特超稠油高效开发技术按下“加速键”。 2025-04-23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