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六横借良港之利,纳天下之“气”,倾力打造 “海上能源岛”

2022-12-10 10:13     来源:六横发布     海上能源岛

在全球加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六横作为舟山片区重要组成部分,借良港之利,纳天下之“气”,倾力打造 “海上能源岛” ,迎来能源产业发展的“高光”时刻。

2014年,浙能六横电厂一期工程两台机组并网发电,全面建成投产;2019年,国电舟山普陀6号海上风电场第63台风机顺利并网;2019年,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19.9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并网发电......

前不久,六横能源产业又传捷报。作为浙江省“十四五”期间重大投资项目、重大支撑性煤电项目和清洁煤电重点项目——浙能六横电厂二期2×100万千瓦项目的桩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首台机组计划于2024年底建成投产并接入宁波电网。

近年来,六横抢抓浙江自贸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和舟山绿色石化拓展发展机遇,按照全市“一岛一功能” 要求,大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梳理“海上能源岛”发展思路,在推动传统产业继续转型升级的同时,进一步狠抓招商引资、项目攻坚和要素保障,全力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培育发展。

从无到有,无中生“气”。在六横,你经常听到一个词,那就是“LNG”。LNG即液化天然气,在国家不断推动“煤改气”“气化长江”等政策,且长三角地区天然气市场维持高速增长态势的背景下,LNG接收站将成为能力最大的供气来源。

凭借岸线资源、交通地理等区位优势,2019年,六横将总投资约360亿元的2个LNG接收站项目均“纳入麾下”,进一步助推舟山“北油南气”产业布局。

日前,在六横港区沙头山约17万平方米的地块,浙能和中石化两个LNG接收站项目 正在开展基地处理,预计年底前完成国家发改委核准。建成后,六横岛年接收液化天然气近2700万吨。

乘“氢风”而上,六横“底气”十足。除了重点布局LNG产业,六横还加速推进氢能产业发展。2022年6月1日,由中石化舟山销售分公司和深圳国氢合作建设的全市首座橇装式加氢站在六横投运,该项目总投资约1300万元,日加氢能力可达500公斤,填补了舟山在加氢站领域的空白。

目前,六横已投运氢能公交车4辆,同时引入氢能环卫车 ,进一步拓展氢能应用范围。“下步,我们还将围绕氢能海洋应用端目标,在舟山本岛及六横的氢能海钓领域开创新的突破。”国氢(舟山六横)新能源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六横,燃料电池制造、氢能公交、氢能环卫车、氢能冷链车、氢能船舶等多种氢能应用场景已初步建成。

“这些项目的顺利运营,标志着六横能源产业发展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对改变我省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节能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推动绿色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六横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六横已初步形成集火电、风电、光伏、油品于一体 的综合能源产业体系,能源种类及生产储运能力均位列全省前列。

推荐阅读

建设海上综合能源岛,打造长三角地区绿色能源供给基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今年两会期间,“绿色低碳”话题一直热度不减。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悦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乃文在《做客央广网》访谈中,畅谈长三角地区绿色能源供给。张乃文表示,江苏盐城是长三角东部沿海地区风光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富集地,有条件在未来建设“海上综合能源岛”,打造长三角地区绿色能源供给基地。 2023-03-22

全球首座海上能源岛科普

​全球首座海上能源岛距离比利时海岸约45公里,除了将比利时的海上风电输送到海岸外,该能源岛还将成为欧洲海上综合电网的首个组成部分,包括实现英国和丹麦的互联互通,将为两国提供大量可再生能源。 2023-03-20

山东经略海洋的优势和潜力

山东是海洋大省,毗邻海域面积约15.95万平方公里,与陆域面积相当;海岸线3500多公里,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海洋资源丰度指数居全国首位。海岱齐鲁“一半在海上”,讲出了山东经略海洋的优势和潜力。 2023-03-12

自然资源部:大力推进浮式风电、海上能源岛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描绘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开启新征程、续写新辉煌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全面领会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023-03-06

东台:高水平打造沿海 绿色低碳发展典范

一、高标准呵护沿海生态,做特做靓竞争王牌。以高度定力保护好沿海多样生态,持续叫响生态名片,扩大全球影响。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湿地、鸟类、底栖、碳汇等专题研究,实施1.9万亩海岸带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打造世界级滨海湿地保护样本。以“世遗湿地”为主题,以条子泥为核心,高质量推进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物种保护、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工作,倾力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示范工程。 2023-02-14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