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打造沿海 绿色低碳发展典范
一、高标准呵护沿海生态,做特做靓竞争王牌。以高度定力保护好沿海多样生态,持续叫响生态名片,扩大全球影响。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湿地、鸟类、底栖、碳汇等专题研究,实施1.9万亩海岸带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打造世界级滨海湿地保护样本。以“世遗湿地”为主题,以条子泥为核心,高质量推进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物种保护、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工作,倾力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示范工程。高水平编制沿海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海韵园、鸟类科普馆等一批基于自然、基于科学的重点项目,精心办好720论坛、全球观鸟赛事、湿地体育、湿地研学等活动,争创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二、高能级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绿色引擎。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锚定高端绿色的发展导向,加快培育具有地标意义的产业集群。壮大新能源产业。以及海上风电和光伏、新型电力枢纽、新能源制氢、联合储能等功能于一体的海上能源岛为龙头,大力推进1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打造全国有代表性的海上能源综合利用基地。加快推进50万千瓦沿海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以及国华200兆瓦风电“小改大”升级工程,为更多项目落户积蓄“绿电”。培育大健康产业。全力推进长三角(东台)康养基地项目建设,密切加强沟通对接,尽快导入瑞金医院和华东疗养院东台院区,争创国家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华润大健康产业园建设,快速集聚绿色食品、生物科技等产业项目,确保大健康产业规模三年实现翻番。突破高端装备产业。坚持以资源聚产业,以龙头聚链条,久久为功引进培育海工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绿色制造业,为打造绿色增长极不断增添新动能。
三、高品质建设生态百里,做精做优载体平台。坚持内外联动,集聚优质资源,加快建设环境更美、活力更强的沿海生态百里。加快完善港城功能。始终坚持以城市副中心的标准,系统完善教育、医疗、商业等功能配套,建好用好湿地研究院,全力配合临海引淡、东兴高速东延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沿海承载力。积极创建零碳园区。充分发挥新能源企业众多的优势,大力推进节能降耗,优化园区能源消费结构,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在推动园区绿色转型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全面拓展对外合作。主动策应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双管齐下,深化与主流媒体合作,打造更多宣传精品,持续扩大沿海美誉度和影响力。借力央企国企人脉优势和信息优势,精准开展招商选资,确保引进一批高层次产业项目和高层次人才,全面赋能沿海高质量发展。
市发改委
致胜绿色低碳赛道 加快产业融合发展
一、资源开发与赋能产业互动并进,打造绿色能源之都。在风电上,力争140万千瓦海上风电作为2023年江苏省第一批投放竞配市场的项目,国华20万千瓦陆上集中式风电技改项目竣工并网。在光伏上,出台《沿海地区集中式光伏开发利用空间规划》和《东台市屋顶分布式光伏整体推进方案》,年内沿海5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竣工;重点围绕机关单位和企业厂房,全年完成30万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省海上光伏规划中布局东台市装机容量力争150万千瓦。至2025年底,东台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较2022年239万千瓦实现倍增,超500万千瓦,新增可交易绿电规模达50亿千瓦时。在项目上,全力推动晶澳光伏、智泰电池、启盛风电设备等新能源项目部分投产,磊达水泥和中玻节能技改项目竣工达效。出台《东台市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办法》,依托海洋资源禀赋,积极引导“资源换产业”“资源变产业”,每年新招引百亿级、50亿级新能源制造业项目2个以上。
二、低碳零碳和循环利用先行先试,创塑绿色典型示范。建设智能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慧化工厂,推广应用低零碳制造装备和工艺,每年创建低零碳工厂2家、绿色工厂3家。制定低零碳生活实施方案,望海社区打造低碳社区,森林公园打造零碳景区,结发街打造“文旅+低零碳”的特色街区,梁垛临塔村、弶港海滨村、新街方东村打造成低零碳美丽乡村样板,电商物流园、医养中心、金融广场等建设为地标性绿色建筑。启动实施海上能源岛“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力争更多的生态政策和资金向东台市倾斜,打造东部沿海GEP-GDP融合发展试验区。举办绿色低碳发展高峰论坛,主动对接参与多元市场主体的跨省跨区绿电交易平台,探索在东台市设立绿电交易、绿证核发等电力交易试点分窗口;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绿色产业科技企业合作,布局绿色低碳研发中心、技术中心。
三、两业融合和集聚示范深耕发力,推进产业联动发展。聚焦科技研发、检验检测、现代物流等领域,全力突破一批延链补链的服务业重大项目,年内争取招引亿元以上生产性服务业项目12个,生产性服务业占比提高到50%以上。围绕“手续办理”和“按期开工”两个关键要素,确保三里路历史文化街区、电商物流产业园、东台港区中心作业区等重点项目按序时推进到位。促进制造企业由提供产品向“产品+服务”转变,努力探索“两业”融合东台实践。突出抓好西溪省级服务业高质量示范区辐射带动,黄海森林公园积极争创省级集聚示范区。梯次化培育服务业企业,建立东台市准规上企业培育库,年内培育规上服务业企业65家以上。持续开展服务业企业“争星创优”活动,争创五星级企业1家、四星级1家、三星级企业5家以上,全力为构建东台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