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东台:高水平打造沿海 绿色低碳发展典范

2023-02-14 12:41     来源:东台市人民政府网站     海上能源岛
沿海经济区

高水平打造沿海 绿色低碳发展典范

一、高标准呵护沿海生态,做特做靓竞争王牌。以高度定力保护好沿海多样生态,持续叫响生态名片,扩大全球影响。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湿地、鸟类、底栖、碳汇等专题研究,实施1.9万亩海岸带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打造世界级滨海湿地保护样本。以“世遗湿地”为主题,以条子泥为核心,高质量推进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物种保护、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工作,倾力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示范工程。高水平编制沿海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海韵园、鸟类科普馆等一批基于自然、基于科学的重点项目,精心办好720论坛、全球观鸟赛事、湿地体育、湿地研学等活动,争创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二、高能级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绿色引擎。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锚定高端绿色的发展导向,加快培育具有地标意义的产业集群。壮大新能源产业。以及海上风电和光伏、新型电力枢纽、新能源制氢、联合储能等功能于一体的海上能源岛为龙头,大力推进1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打造全国有代表性的海上能源综合利用基地。加快推进50万千瓦沿海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以及国华200兆瓦风电“小改大”升级工程,为更多项目落户积蓄“绿电”。培育大健康产业。全力推进长三角(东台)康养基地项目建设,密切加强沟通对接,尽快导入瑞金医院和华东疗养院东台院区,争创国家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华润大健康产业园建设,快速集聚绿色食品、生物科技等产业项目,确保大健康产业规模三年实现翻番。突破高端装备产业。坚持以资源聚产业,以龙头聚链条,久久为功引进培育海工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绿色制造业,为打造绿色增长极不断增添新动能。

三、高品质建设生态百里,做精做优载体平台。坚持内外联动,集聚优质资源,加快建设环境更美、活力更强的沿海生态百里。加快完善港城功能。始终坚持以城市副中心的标准,系统完善教育、医疗、商业等功能配套,建好用好湿地研究院,全力配合临海引淡、东兴高速东延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沿海承载力。积极创建零碳园区。充分发挥新能源企业众多的优势,大力推进节能降耗,优化园区能源消费结构,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在推动园区绿色转型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全面拓展对外合作。主动策应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双管齐下,深化与主流媒体合作,打造更多宣传精品,持续扩大沿海美誉度和影响力。借力央企国企人脉优势和信息优势,精准开展招商选资,确保引进一批高层次产业项目和高层次人才,全面赋能沿海高质量发展。

市发改委

致胜绿色低碳赛道 加快产业融合发展

一、资源开发与赋能产业互动并进,打造绿色能源之都。在风电上,力争140万千瓦海上风电作为2023年江苏省第一批投放竞配市场的项目,国华20万千瓦陆上集中式风电技改项目竣工并网。在光伏上,出台《沿海地区集中式光伏开发利用空间规划》和《东台市屋顶分布式光伏整体推进方案》,年内沿海5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竣工;重点围绕机关单位和企业厂房,全年完成30万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省海上光伏规划中布局东台市装机容量力争150万千瓦。至2025年底,东台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较2022年239万千瓦实现倍增,超500万千瓦,新增可交易绿电规模达50亿千瓦时。在项目上,全力推动晶澳光伏、智泰电池、启盛风电设备等新能源项目部分投产,磊达水泥和中玻节能技改项目竣工达效。出台《东台市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办法》,依托海洋资源禀赋,积极引导“资源换产业”“资源变产业”,每年新招引百亿级、50亿级新能源制造业项目2个以上。

二、低碳零碳和循环利用先行先试,创塑绿色典型示范。建设智能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慧化工厂,推广应用低零碳制造装备和工艺,每年创建低零碳工厂2家、绿色工厂3家。制定低零碳生活实施方案,望海社区打造低碳社区,森林公园打造零碳景区,结发街打造“文旅+低零碳”的特色街区,梁垛临塔村、弶港海滨村、新街方东村打造成低零碳美丽乡村样板,电商物流园、医养中心、金融广场等建设为地标性绿色建筑。启动实施海上能源岛“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力争更多的生态政策和资金向东台市倾斜,打造东部沿海GEP-GDP融合发展试验区。举办绿色低碳发展高峰论坛,主动对接参与多元市场主体的跨省跨区绿电交易平台,探索在东台市设立绿电交易、绿证核发等电力交易试点分窗口;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绿色产业科技企业合作,布局绿色低碳研发中心、技术中心。

三、两业融合和集聚示范深耕发力,推进产业联动发展。聚焦科技研发、检验检测、现代物流等领域,全力突破一批延链补链的服务业重大项目,年内争取招引亿元以上生产性服务业项目12个,生产性服务业占比提高到50%以上。围绕“手续办理”和“按期开工”两个关键要素,确保三里路历史文化街区、电商物流产业园、东台港区中心作业区等重点项目按序时推进到位。促进制造企业由提供产品向“产品+服务”转变,努力探索“两业”融合东台实践。突出抓好西溪省级服务业高质量示范区辐射带动,黄海森林公园积极争创省级集聚示范区。梯次化培育服务业企业,建立东台市准规上企业培育库,年内培育规上服务业企业65家以上。持续开展服务业企业“争星创优”活动,争创五星级企业1家、四星级1家、三星级企业5家以上,全力为构建东台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作出更大贡献。

推荐阅读

山东经略海洋的优势和潜力

山东是海洋大省,毗邻海域面积约15.95万平方公里,与陆域面积相当;海岸线3500多公里,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海洋资源丰度指数居全国首位。海岱齐鲁“一半在海上”,讲出了山东经略海洋的优势和潜力。 2023-03-12

自然资源部:大力推进浮式风电、海上能源岛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描绘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开启新征程、续写新辉煌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全面领会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023-03-06

世界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下水调试

波浪能作为一种蕴含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因其可再生性和绿色环保优点,已成为一种亟待开发且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能源。“目前国内外研建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容量都是百千瓦级,我们装置的兆瓦级容量远超于其它装置。”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刘石说道。 2023-01-12

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 (2023-2025 年

实施海洋产业壮大行动。面向油气开发、深远海渔业、核心配套等领域,建设世界领先的海工装备基地。加快海洋新材料研发应用,延伸海洋化工产业链。实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取得5个以上海洋新药及创新医疗器械证书、10个以上临床研究批件。实施现代渔业“蓝色良种”工程,建设国家深海基因库、国家深海大数据中心、国家深海标本样品馆。打造集风能开发、氢能利用、海水淡化及海洋牧场建设等的海上“能源岛”,建设烟台丁字湾双碳智谷。实施智慧海洋工程,建设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深度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计划。 2023-01-06

打造长岛国际零碳岛先行示范区,尝试建设海上能源岛

美丽烟台建设的任务之一是构建低碳发展格局,8月16日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美丽烟台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1—2035年)》解读新闻发布会。烟台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崔国栋对如何打造长岛国际零碳岛先行示范区进行了解析。 2022-08-20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