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中国首制MK-III大型薄膜式17.5万方LNG运输船H2700入坞

2024-05-11 09:27     来源:国际船舶网     LNG船海上油气
海洋能源网获悉,5月5日,江南造船为ADNOC L&S建造的中国首制MK-III大型薄膜式17.5万方LNG运输船H2700举行入坞仪式。该船是ADNOC L&S在江南订造的LNG船项目首制船,采用创新建造工法,货舱环段下水保围护先行;坞内搭载机舱、艏部,全船并行;计划码头常规、液货调试同步。稳且有序,充分缩短建造周期。
 

货舱环段建造阶段,采用低应力建造技术,充分保证货舱内壳面平整度,火工减少50%;技术天窗和物资天窗管控,确保设计优越,托盘、设备来货准时,实现了下水前货舱段完整、甲板液货单元完整性吊装。环段过驳到入坞阶段4个月,抓两主线:液货+围护,控两辅线:常规+结构;采用看板管理,周更、日更问题闭环机制,同时推进16大专项课题,实现了入坞主管路贯通,2个舱具备吊泵塔状态,1个舱上桥板结束,1个舱绝缘板结束。入坞后,机舱、艏部、上建连续搭载,壳、机、管、电多线并行施工,仅一个半月实现了主船体贯通。

据了解,ADNOC L&S于2022年在江南造船订造了多达6艘17.5万方Mark III Flex型LNG运输船,这是中国船厂首次承接MARK III薄膜型大型LNG船订单,也是中国在大型LNG船领域的第一个面向纯国际市场的订单,开创了中国船企在大型LNG船建造领域与国际头部油气公司直接合作的先河。

推荐阅读

我国最大规模LNG运输船建造项目首制船“绿能瀛”号命名交付!

海洋能源网获悉,5月15日,我国最大规模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建造项目首制船“绿能瀛”号在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命名交付。这艘代表当今世界大型LNG运输船领域最高技术水平的17.4万立方米LNG船的成功建成,对保障能源运输安全,有效提升我国LNG运输产业链的自主能力,助力我国建设制造强国、海洋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2024-05-15

中国船级社亮相国际海洋石油技术展,中国风“走出”国际范

近日,中国船级社(CCS)参加了在美国“能源之都”休斯敦NRG中心举办的国际海洋石油技术展览会(OTC),今年展会的主题是“引领全球能源演进”。展会上,CCS向业界展示了近年来在传统海洋油气工程和海上风电等新能源领域方面的最新技术服务成果。 如:全球首座10万吨级半潜式生产储油FPSO “深海一号”、亚洲首座300米级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亚洲首座圆筒形FPSO、我国首座深远海“双百”漂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 2024-05-15

石化机械四机赛瓦与中海油服联合研制! 用中国的装备助力海洋油气开发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石化机械四机赛瓦公司与中海油服联合研制的海洋固井泵橇,在南海东部钻井平台顺利完成7英寸尾管拖轮固井作业。该装备核心部件首次全面实现国产化。固井作业是油气钻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增强井壁的稳定性和密封性,确保后续钻探和生产作业的安全进行。固井泵橇的性能状态直接影响到固井作业成败。在此之前,相关技术与产品被国外公司垄断,主要靠“引进来”。 2024-05-13

青岛引航站成功引领“海葵一号”完成湿拖及浮装作业

海洋能源网获悉,5月12日13时30分,青岛引航站传来喜讯,在历时近8小时的紧张作业后,国内首艘全国产化无动力圆筒型海上储油平台FPSO——“海葵一号”,在青岛引航站多人组成的专业项目团队的引领下,成功由中海油南舾装码头拖带至内锚地,并顺利浮装至半潜船“新光华”。这一高难度操作的成功不仅标志着“海葵一号”建造阶段工作的圆满完成,也展现了青岛引航员的卓越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 2024-05-13

亚洲首艘圆筒形“海上油气加工厂”成功装船

海洋能源网获悉,5月12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在山东青岛离港启运,将通过“大船背小船”的方式运往珠江口盆地的流花油田,为我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年内投产奠定基础。 2024-05-13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