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石化机械四机赛瓦公司与中海油服联合研制的海洋固井泵橇,在南海东部钻井平台顺利完成7英寸尾管拖轮固井作业。该装备核心部件首次全面实现国产化。
石化机械四机赛瓦公司为实现固井泵橇产品完全自主可控,在技术上,基于TPH400型三缸柱塞泵、高能循环混合器、密度自动控制等多项专利技术,解决高性能混浆、泵注密度自动控制、动力单元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在生产上,加强设计选型国产化,联合国内专业供应厂商,共同攻坚柴油机、变速箱、液压件等关键零部件国产化难关,研制出满足应用需求的国产零部件产品,从而建立稳定可靠的供应链体系,进一步推动海洋固井装备国产化,用中国装备助力海洋油气资源安全高效开发。
固井作业是油气钻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增强井壁的稳定性和密封性,确保后续钻探和生产作业的安全进行。固井泵橇的性能状态直接影响到固井作业成败。在此之前,相关技术与产品被国外公司垄断,主要靠“引进来”。
据悉,四机赛瓦公司与中海油服有着长期合作,双方通过深入合作攻克了多项制约我国海洋能源开发的“卡脖子”技术,为我国海洋能源开发研制了多套关键核心装备和首创设备。2023年,四机赛瓦公司为中海油服提供20余套固井设备项目和多台套油基钻屑热机械处理设备。公司与中海油服联合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全自动连续液添装备在“南海5号”钻井平台固井作业中顺利完成海试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