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深远海养殖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1月15日,深远海养殖发展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主题是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交流总结深远海养殖发展成效,分析研讨深远海养殖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研究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发展深远海养殖大有可为,是今后海洋渔业发展的重要潜力所在,对于保障水产品稳定有效供给、加快渔业现代化发展、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拉动装备制造投资、提振经济等方面也将发挥积极作用。2023年6月,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各地各部门全面落实《意见》,推动深远海养殖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集聚初步显现、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取得明显成效。
0 2 山东省“深蓝2号”智能养殖网箱顺利出坞
1月9日,山东海洋集团“深蓝2号”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网箱在青岛顺利出坞。该养殖网箱搭载自动投喂系统、水文水质气象测量系统、水下成像系统、水下补光系统及生物量监测系统等智慧化养殖设备,将逐步实现深远海无人养殖功能,开创国内深远海三文鱼养殖先例。“深蓝2号”网箱由山东海洋集团所属山东深远海绿色养殖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网箱总高度71.5米,直径70米,全潜状态设计养殖水体达9万立方米,是目前我国应用海域最远、适用水深最深、养殖水体最大、功能性能最先进的大型深远海养殖网箱装备。“‘深蓝2号’网箱的顺利出坞意味着项目陆地工作已经全部结束,即将进入拖航安装阶段,预计在今年3月份投入使用,届时将拉开深远海智能化养殖序幕。”山东深远海绿色养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0 3 福建泉州试水大规模大黄鱼养殖!
近日,在工作人员的通力配合下,大量鲜活的大黄鱼苗种被投放进深海养殖网箱。“此次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正深远海养殖一期项目投苗200万尾大黄鱼,是该市首次尝试大规模大黄鱼养殖,对全市深远海养殖产业具有示范标杆作用。”市海洋渔业局渔业科负责人说。据了解,石狮市正深远海养殖项目计划投资20亿元,拟在石狮打造高端优质水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项目一期获批养殖面积为1660公顷,计划在石狮市深远海海域建设大型抗风浪网箱300口,开展大黄鱼、黄翅鱼、石斑鱼等高值水产品养殖,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可新增深海优质养殖水产品1.2万吨。其中,第一批次计划建设大型抗风浪网箱120口,目前已建设完成40多口。此次投入200万尾“岱瞿族”大黄鱼苗种,预计养成后可产高值优质水产品1000吨。
0 4 广西争取筹措财政资金超10亿元打造“蓝色粮仓”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1月14日介绍,2023年,广西争取和筹措财政资金10.24亿元(人民币,下同),推进海洋牧场和渔港经济区建设,推动渔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全力打造“蓝色粮仓”。广西海域辽阔,渔业资源丰富,拥有海岸线1628.59公里,海域面积4.6万平方千米。据介绍,广西筹措财政资金3266万元,支持实施渔业种业振兴行动。全面开展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全方位建立广西渔业种质资源数据库。加强广西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提升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工作能力。设立10个种质资源活体分库,收集保存63种资源活体共18.47万尾(只)。
0 5 烟台市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0处,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1月25日,在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立足新起点 开创新局面”第七场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烟台市以海洋牧场为代表的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步伐逐渐加快,争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0处,居全国地级市首位,预计全市水产品产量突破190万吨,比上年增长5%。海上风电产业装机容量突破190万千瓦,年发电量40亿度,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27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5%。海洋文旅产业强势复苏,加快建设总投资过千亿元的海上世界、芝罘仙境、崆峒胜境等一批重大项目,预计全年接待游客7800万人次,实现收入970亿元以上,比上年分别增长46%、52%。海洋交通运输成功获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蓬莱东港区、栾家口港区、西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三年累计完成投资超40亿元,2023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4.8亿吨,比上年增长4%以上。
0 6 广东新开工40个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总投资超120亿元
1月23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报告显示,广东新开工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40个、总投资超120亿元。风电整机制造年产能约1000台(套),新增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超200万千瓦、总量突破1000万千瓦。
0 7 广东汕尾与挪威巴林海洋渔业公司达成海洋牧场项目战略合作
1月15日,联合创建中欧海洋渔业产业创新园战略合作暨粤东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举行,汕尾市百千万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挪威巴林海洋渔业公司就共建海洋牧场项目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汕尾海域临近粤东沿岸上升流,具有水温适宜、水质优良、营养物质充分和生态系统较为丰富等优势,非常适合三文鱼、金钱鮸的养殖。“挪威三文鱼举世闻名,巴林公司有着丰富的鲑鱼养殖经验,接下来与汕尾市农业投资公司合作投建升降式深水网箱加工制造、金枪鱼养殖等项目,一个崭新的极具特色的海洋牧场项目将在汕尾诞生。”汕尾市副市长温树斌说。
0 8 全国最大!“财金海上粮仓壹号”深远海养殖网箱成功下水
1月16日,“财金海上粮仓壹号-1”深远海养殖网箱在山东省日照市海工装备产业园出坞入水。据悉,本月25日左右,该网箱将在日照市岚山区近海10海里处投放使用开始养鱼。“财金海上粮仓壹号-1”由山东港口装备集团研发制造,长89米,宽45.5米,总高35.9米,用钢1,800吨,最大养殖水体6万立方米,主要用于规模化养殖三文鱼,年产量1,000吨。这是山东财金万泽丰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财金“海上粮仓壹号”系列首个网箱。该系列网箱共规划建设6座,总投资达3亿元,预计2025年全部下水。
0 9 海南省乐东龙栖湾国家级海洋牧场迎来丰收
1月5日,乐东黎族自治县龙栖湾国家级海洋牧场起捕庆祝仪式在普盛海洋牧场1号平台举行,迎来第二批渔获。据悉,此次渔获品种为军曹鱼,总量约为300万斤,主要销往上海、南京等地。“今年我们会进一步扩大规模,将完成20万立方的养殖,预计产量达到800万斤,养殖品种也会更加丰富。”海南普盛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纪枨文表示,接下来,公司将采用大量的人工珊瑚礁,修复周边海域生态环境。与此同时,今年将新增的养殖综合平台,集观光、休闲渔业等功能于一体,将为海南渔业“往深海走”“往岸上走”作出更多探索。据介绍,乐东黎族自治县龙栖湾国家级海洋牧场是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第八批)之一,此次收获渔获的“普盛海洋牧场1号”是海南省首座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龙栖湾海洋牧场的建设将加快乐东渔业结构调整升级,改善和恢复海洋生态功能,提高渔业产量,推动渔业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打造乐东“海域+陆域”全域型智慧海洋牧场新产业,助力“海上粮仓”建设。
10 山东省首个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试验示范项目在线监测系统上线
近日,“昌邑市海洋牧场与三峡300MW海上风电融合试验示范项目”的海洋牧场在线监测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上线后对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区域的海洋和生态环境进行连续在线监控,保障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昌邑项目是山东省首个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试验示范项目,规划容量300兆瓦,离岸距离14-18公里,水深10米,位于山东省潍坊昌邑市北部莱州湾海域。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约9.4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2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9万吨。该项目可以探索建立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评价与规划技术体系,为山东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样板,构建“绿色经济+蓝色粮仓”立体开发的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