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洋温差能转换电站设计和分析的一般指南》标准正式发布

2024-01-10 14:58     来源:海洋一所     温差能
近日,由我所海洋热能与深海水资源利用团队牵头编制的《海洋温差能转换电站设计和分析的一般指南》标准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于2023年12月28日获得批准、正式发布。该标准由全国海洋能转换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本标准将于2024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本标准由我所牵头起草,联合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山东大学、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重庆工商大学、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河海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共同编制。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IEC TS 62600-20:2019,采标中文名称为《海洋能-波浪能、潮流能和其他水流能转换装置第20部分:海洋温差能转换电站设计和分析的一般指南》。

本标准制定了海洋温差能转换电站设计评价的一般准则,旨在说明各种条件下稳定发电的海洋温差能转换电站的设计和评价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陆基(即在岸上)、海床基(即安装在近岸海床)和漂浮式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重点介绍海洋温差能发电特有或独有的发电设备装置和零部件,特别是与温、冷海水进水部分相关的设备。目标受众是海洋温差能相关开发人员,工程师,银行风险投资从业人员,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

本标准的制定,为我国海洋能中的海洋温差能转换电站设计与分析提供了技术指导,对推动海洋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助力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阅读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首台国产18兆瓦海上风电主轴轴承顺利下线。我国首台兆瓦级潮流能发电装置“奋进”号连续并网运行超过18个月,累计发电量突破250万千瓦时。 20千瓦海洋漂浮式温差能发电装置完成海试。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完成研建并开展发电试验。 2023-11-28

我国海洋能源供给能力持续提升

从传统的海洋油气,到新兴的海洋发电,目前我国海洋能源供给能力持续提升。自然资源部20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海洋传统产业发展稳中向好,海洋油气供给能力持续提升,海洋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6%、9.7%,垦利6-1、陆丰12-3油田等多个项目建成投产。 2023-11-22

纳米流体装置利用盐度差异发电

全球海岸线上有一种尚未开发的能源,这种能源来自海水和淡水之间的盐度差异。现在,一种新的纳米设备可利用这种差异来发电。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纳米流体设备,能够将离子流转化为可用电能。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新一期《纳米能源》杂志上。纳米流体装置用盐度差异发电。图片来源: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格兰杰工程学院新设备可用于从海水与淡水边界的自然离子流中提取能量。当两个盐度不同的水体相遇... 2023-09-26

我国首套海洋漂浮式温差能发电装置成功完成海试

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研发的我国首套海洋漂浮式温差能发电装置成功完成海试,标志着我国海洋温差能开发利用从陆地试验向海上工程化应用迈出了关键一步。 2023-09-13

新突破!我国首套海洋漂浮式温差能发电装置完成海试

新华社广州9月11日电(记者周颖)海洋温差能是重要的海上新能源,也是当前全球新能源研究的重要领域。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研发的20kW海洋漂浮式温差能发电装置近日在南海成功完成海试,返回广州南沙。这是我国首次在实际海况条件下实现海洋温差能发电原理性验证和工程化运行,有力推进我国深海能源开发利用。海洋温差能是海洋可再生能源之一,指海洋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由温度差而形成的热能,极具开发价值和潜力。广州海... 2023-09-12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