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连云港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2023-12-06 15:50     来源:连云港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域使用权 海洋碳汇
12月1日,连云港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连云港市能源集团作为全市能源产业发展的投资主体,统筹全市能源产业的投资和运营,统筹开发全市海域使用权,统筹运营管廊和管道等能源通道以及油气煤等能源类码头的特许经营权,统筹运作海洋和森林等碳汇资源。布局产业端、深耕应用端、发力资本端、强化技术端、拓展装备端,推进资源资本化、资本股权化,快速发展连云港新能源产业。

布局产业端。根据连云港市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推进风光氢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提高各类能源互补协调能力。结合连云港产业特点,一体化运筹全市风能、光能、氢能、储能。坚持合作与开发并重,开发“陆海风电”、“渔光互补”、“盐光互补”等项目,使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深耕应用端。依托港口、园区、公共建筑等用能主体,利用新能源直供电、风光氢储耦合、柔性负荷等技术,逐步形成以新能源为主的多能互补、源荷互动的区域能源系统。研究绿电、绿氢、绿氨、绿色甲醇等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应用;积极参与核电、核供热、抽水储能等多种能源、资源的综合开发应用,研究风光制氢制氨产业化,构建“绿色氢能产业链”,以绿电制绿氢,实现绿电、绿证、绿氢、绿氨在全市范围内联动发展。推动彩色光伏在城市、道路、荒山、岛屿、山体宕口应用。

发力资本端。加快组建连云港能源产业发展基金,按照“重点项目+科创载体+基金投资”的路径,加强新能源项目合作,建成一批经济效益好、示范效应强的绿色能源实践项目,形成多方共赢的合作氛围。投资、支持风光氢储产业链的生产、制备、技术等企业发展壮大。通过合作进一步提升土地、海域使用权等资源的价值。通过新能源产业项目的绿证、碳排放配额等权益,加快本地产业绿电消纳。

强化技术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运用“互联网+”优化整合本地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要素,形成源网荷储技术一体化运作模式,实现源、网、荷、储的深度协同。加强与央国企、科研院所合作,依托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丰富的氢资源,加大氢资源应用场景的研究力度,探索建设氢能源港、新能源岛、绿氢园区等项目,合作开发浅层地热能,降低传统能源消耗。研究彩色光伏电池、异质结光伏电池、钙钛矿型光伏电池、智能光伏发电逆变器、固氢储存材料等产品。

拓展装备端。成立能源供应链公司,推进新能源特色园区产业集聚发展、上下游链条式发展和大中小项目协同配套发展。规划创建零碳、低碳绿色产业园区、智能氢谷,合作建设“光氢储零碳”装备产业园,建设绿色能源发电示范区、新能源制氢设备产线、综合能源管理系统。

推荐阅读

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分党组书记、局长雷波:汇聚南海区海洋力量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辟概括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的“四个重大转变”,明确指出了我国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的“五个重大关系”,谋划部署了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六大战略部署”,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导向清晰、意义深远。这为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海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生态系统保护治理能力,更加积极主动地服从服务于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前进 2023-11-24

第三届离岸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论坛举办

凝聚智慧,“碳”索未来。2023年11月12-15日,第三届离岸碳捕集、利用与封存(OCCUS, Offshore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论坛在厦门大学举办。本次论坛由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中国太平洋学会联合主办。论坛旨在探讨离岸CCUS战略定位,促进基础科学发现与工程技术实践互哺,协同推进产业融合与科技创新,服务于我国海洋增汇与陆海资源、生态、产业、空间互动协调发展能力提升,促进我国乃至全球蓝色经济协调发展。 2023-11-23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与海油发展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1月15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发展”)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为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海上石油平台观测分中心授牌。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石绥祥,中心副主任李双建,海油发展董事长、党委书记朱磊,副总经理王伟出席活动。 2023-11-21

椒江举行大陈岛“海洋蓝碳”交易新闻发布会

近日,椒江举行大陈岛“海洋蓝碳”交易新闻发布会,通报浙江省首个贻贝“海洋蓝碳”交易首拍情况。此前,椒江区大陈岛贻贝养殖固碳项目碳资产交易拍卖会在线上举行。经过多轮线上竞拍,浙江水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10.05万元总价成功拍得2223吨贝类碳汇,折合人民币45.2元/吨。 2023-11-07

我国应将海洋碳汇议题纳入“一带一路”建设之中!海洋碳汇交易存在的问题及健全完善我国海洋碳汇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议

“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使得海洋碳汇在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定位更加清晰,成为衔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应对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环节。结合调研分析,我们发现海洋碳汇在我国发展取得一些成果:一是海洋碳汇的制度建设不断推进。2015年起,我国启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对海洋碳汇建设的要求开始出现在国家级政策体系中。《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文件对海洋碳汇建设作出指导。 2023-10-31

阅读榜